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清后期(1840~1911年)论文

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9页
导论第9-12页
 (一) 学术史综述第9-10页
 (二)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第10页
 (三) 相关界定:关于“守旧派”、“晚清守旧派”与“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第10-12页
一、 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形成的外在背景及内在原因第12-22页
 (一) 外在背景第12-19页
  1 、 国际背景第12-15页
  2 、 国内背景第15-19页
 (二) 内在原因第19-22页
二、 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的演化过程第22-35页
 (一)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至十九世纪末为“反洋务”阶段(1861-1895)第25-27页
 (二) 十九世纪末为“反维新”阶段(1895-1898)第27-29页
 (三)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为“灭洋排外”阶段(1898-1901)第29-35页
三、 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的基本主张及其特征第35-59页
 (一) 基本主张第35-54页
  1 、 经济上:固守“以农为本”,反对发展近代工商业第35-39页
  2 、 政治上:固守“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和君主专制制度,反对政治变革第39-42页
  3 、 文化上:固守程朱理学和“夷夏之防”,反对“用夷变夏”、反对“西学”第42-44页
  4 、 军事上:反对军队近代化,对外盲目言战(放言好战)第44-47页
  5 、 外交上:拘泥于传统礼义,反对近代外交观念第47-54页
 (二) 基本特征第54-59页
  1 、 时代特征第54-55页
  2 、 方式特征第55-56页
  3 、 组织特征第56-58页
  4 、 其他特征第58-59页
四、 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与晚清社会第59-65页
注释第65-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附录一: 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的代表人物简表第78-82页
附录二: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2-83页
后记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言、心智与世界--对语言哲学意向性理论的解读和阐发
下一篇:德国功能派译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