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研究路线 | 第8-10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研究计划: | 第8-9页 |
·研究路线: | 第9-10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理论探究 | 第10-29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概念 | 第10-15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提出的背景 | 第10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概念 | 第10-12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内涵 | 第12-13页 |
·与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13-15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架 | 第15-21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中的节点及其作用 | 第15-19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中各节点的关系链条 | 第19-21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类型 | 第21-22页 |
·从网络合作的对象来看 | 第21页 |
·按照网络作用机理分类 | 第21页 |
·按照网络中各节点联系和交流的程度分类 | 第21-22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按照动力维度和合作区域维度划分 | 第22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技术发展迅速,单个个体能力有限 | 第22-23页 |
·研究开发成本增加,风险增加 | 第23页 |
·规避高额的市场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 第23-24页 |
·知识的隐含性,需要中小企业与其他节点间的相互交流获得 | 第24页 |
·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 第24-25页 |
·市场细分,分工专业化 | 第25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特征 | 第25-29页 |
·开放性特征 | 第26页 |
·动态性特征 | 第26-27页 |
·学习性特征 | 第27页 |
·节点之间的信任特征 | 第27页 |
·信息传递的双向性特征 | 第27-28页 |
·相互往来的平等性特征 | 第28页 |
·整体利益的互补性 | 第28页 |
·地理位置集中性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 | 第29-43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过程 | 第29-38页 |
·中小企业与政府联系的构建 | 第31页 |
·中小企业与相关企业联系的构建 | 第31-34页 |
·中小企业与中介机构联系的构建 | 第34-35页 |
·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联系的构建 | 第35-36页 |
·中小企业与客户、供应商联系的构建 | 第36-38页 |
·中小企业与融资机构的联结 | 第38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基础与网络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38-43页 |
·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形成 | 第39-40页 |
·各自的利益驱动 | 第40页 |
·中介机构推动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 第40页 |
·竞争压力形成并促进创新网络的发展 | 第40-43页 |
第四章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创新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第43-47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内企业与政府的联系,有助于政府为中小企业做创新支持 | 第43-45页 |
·网络提供了创新所需的技术,增加创新的可能性 | 第45页 |
·网络提供创新中所需的知识,突破技术障碍,加速产品创新速度 | 第45页 |
·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增加创新可能性 | 第45页 |
·促进科技人员在网络内的流动,增强创新能力 | 第45页 |
·有利于分散风险,降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增加创新的可能性 | 第45页 |
·网络内中小企业的持续比较,激励中小企业不断创新 | 第45-46页 |
·网络内用户与中小企业的交流,有助于中小企业把握创新方向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创新绩效评价实证 | 第47-60页 |
·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概况 | 第47-48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联系度和绩效评价指标的度量 | 第48-52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联系度评价指标 | 第48-50页 |
·网络联系隶属度指标的计算 | 第50-51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绩效评价指标 | 第51-52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分类 | 第52-54页 |
·浙江省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创新网络联系程度 | 第52-53页 |
·浙江省不同成立时间的中小企业创新网络联系程度 | 第53页 |
·浙江省不同地区的企业创新网络联系程度 | 第53-54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创新绩效评价 | 第54-60页 |
·分行业不同联系程度的创新网络的绩效比较 | 第54-55页 |
·分地区不同联系程度的创新网络的绩效比较 | 第55-56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与网络联系隶属度的回归分析 | 第56-57页 |
·创新绩效的各项指标与网络联系隶属度的回归分析 | 第57-60页 |
第六章 在提高绩效方面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 第60-66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60-64页 |
·创新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任度不够 | 第60页 |
·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产权制度环境不完善 | 第60-61页 |
·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联系不够密切 | 第61-62页 |
·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 | 第62-63页 |
·企业技术创新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力度不够 | 第63页 |
·风险投资占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的比重过小 | 第63-64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网络针对提高绩效的解决思路 | 第64-66页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行为主体之间建立信任机制 | 第64页 |
·明晰知识产权归属的对策,加强产权制度环境的建设 | 第64-65页 |
·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 第65页 |
·完善中介机构服务系统,促进企业与各方的合作 | 第65页 |
·正确定位政府的职能,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力度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创新网络调查问卷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