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其他市政工程及公用设备论文--城市防风防洪论文

城市防洪与供水模糊集与风险分析理论研究与应用

第一章 绪论第1-29页
 1.1 城市化引发的水问题第11-15页
  1.1.1 城市化导致城市洪水灾害加剧第11-14页
  1.1.2 城市化引发的水资源危机第14-15页
 1.2 城市防洪与供水中的模糊性及其研究现状第15-21页
  1.2.1 城市防洪与供水的模糊性分析第15-16页
  1.2.2 研究现状综述第16-21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意义第21-23页
 参考文献第23-29页
第二章 基于指标相关性分析的多目标决策模糊优选模型第29-41页
 2.1 概述第29-32页
  2.1.1 多目标决策的特点第29-30页
  2.1.2 多目标决策模糊优选模型第30-32页
 2.2 指标相关性分析第32-36页
  2.2.1 多目标系统的矢量表示第32-33页
  2.2.2 指标相关系数矩阵第33-34页
  2.2.3 指标权重的两个特例公式第34-36页
  2.2.4 基于语气算子的Delphi法确定指标相关系数矩阵第36页
 2.3 基于指标相关性分析的多目标决策模糊优选模型第36-39页
  2.3.1 评价目标第36-37页
  2.3.2 权重集合第37页
  2.3.3 决策相对优属度第37-39页
 2.4 小结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第三章 城市防洪标准优选方法研究及应用第41-59页
 3.1 概述第41-43页
  3.1.1 城市防洪标准的涵义第41-42页
  3.1.2 城市防洪标准发展趋势第42-43页
 3.2 建立城市防洪标准多目标多因素评价体系第43-45页
  3.2.1 政治效果方面的评价指标第43-44页
  3.2.2 社会效果方面的评价指标第44页
  3.2.3 经济效果方面的评价指标第44-45页
  3.2.4 生态环境方面的评价指标第45页
 3.3 基于指标相关性分析的城市防洪标准模糊优选模型第45-46页
  3.3.1 评价目标第45页
  3.3.2 决策相对优属度第45页
  3.3.3 权重集合第45-46页
  3.3.4 模糊优选模型第46页
 3.4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城市防洪标准评价模型第46-48页
  3.4.1 建立多层次多因素评价体系第46页
  3.4.2 建立(决策)评语集第46页
  3.4.3 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第46-47页
  3.4.4 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第47-48页
  3.4.5 进行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第48页
 3.5 应用算例第48-57页
  3.5.1 基本资料第48-50页
  3.5.2 建立多目标多因素评价体系第50页
  3.5.3 确定隶属度矩阵第50-51页
  3.5.4 确定指标权重第51-55页
  3.5.5 选择城市防洪标准最优方案第55-57页
 3.6 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第四章 基于GIS的城市雨洪预报模型研究第59-70页
 4.1 问题的提出第59页
 4.2 城市雨洪数学模型第59-61页
  4.2.1 地面产流计算第60页
  4.2.2 表面径流计算第60-61页
 4.3 基于GIS的城市雨洪预报模型设计第61-65页
  4.3.1 地理信息系统(GIS)概述第61页
  4.3.2 基于GIS的城市雨洪预报模型的特点第61-62页
  4.3.3 基于GIS的城市雨洪预报模型设计第62-65页
 4.4 模型检验第65-67页
 4.5 小结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0页
第五章 基于遗传和BP混合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及其应用第70-85页
 5.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概述第70-71页
 5.2 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的建立第71-77页
  5.2.1 模糊集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关系概述第71-72页
  5.2.2 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第72-77页
 5.3 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遗传学习和权重调整BP混合算法第77-79页
  5.3.1 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权重调整BP模型第77-78页
  5.3.2 遗传学习算法第78-79页
  5.3.3 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遗传学习和权重调整BP混合算法第79页
 5.4 年径流量预报实例第79-82页
 5.5 小结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5页
第六章 动态控制汛限水位模糊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第85-103页
 6.1 问题的提出第85-86页
 6.2 动态控制汛限水位模糊决策分析模型第86-90页
  6.2.1 动态控制汛限水位模糊决策分析模型的目标函数第86页
  6.2.2 基于语气算子的风险偏好描述及目标权重确定第86-88页
  6.2.3 决策相对优属度第88-90页
 6.3 动态控制讯限水位效益分析第90-92页
  6.3.1 考虑风险影响的期望供水量计算方法第90-92页
  6.3.2 基于后汛期来水量概率分布特点确定后汛期汛限水位期望值第92页
 6.4 动态控制汛限水位风险分析第92-93页
  6.4.1 汛期内某一动态控制汛限水位的风险率计算方法第92页
  6.4.2 汛期动态控制汛限水位风险水平的定量描述第92-93页
 6.5 动态控制汛限水位实例第93-101页
  6.5.1 碧流河水库基本情况概述第93-94页
  6.5.2 确定隶属度矩阵第94-100页
  6.5.3 方案优选第100-101页
 6.6 小结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3-106页
 7.1 全文总结第103-104页
 7.2 展望第104-106页
创新点摘要第106-107页
作者在博士生期间参加课题和完成论文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
下一篇:宽板轧制过程金属变形规律的有限元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