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案例 | 第1-31页 |
1.1 案例背景 | 第8-10页 |
1.1.1 宏观环境背景 | 第8页 |
1.1.2 行业背景 | 第8-10页 |
1.2 合资前中外双方企业概况 | 第10-12页 |
1.2.1 中方企业概况 | 第10-11页 |
1.2.1.1 国营第423厂由军品生产向民品生产转变 | 第10页 |
1.2.1.2 金星啤酒厂建厂初期的辉煌 | 第10-11页 |
1.2.1.3 难以摆脱的困境 | 第11页 |
1.2.2 外方企业概况 | 第11-12页 |
1.3 合资背景 | 第12-14页 |
1.3.1 双方合资意向不谋而合 | 第12-13页 |
1.3.2 合资双方彼此满意 | 第13-14页 |
1.4 合资企业的建立 | 第14-20页 |
1.4.1 合资双方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和出资比例 | 第14-17页 |
1.4.2 合资公司的组建 | 第17-20页 |
1.5 合资企业战略 | 第20-23页 |
1.5.1 总部确定企业战略 | 第20页 |
1.5.2 对战略目标的疑虑 | 第20-22页 |
1.5.3 战略目标不容改变 | 第22-23页 |
1.6 合资企业战略实施 | 第23-30页 |
1.6.1 推出新品牌啤酒 | 第23-24页 |
1.6.2 新闻发布会推迟召开 | 第24-26页 |
1.6.3 市场宣传效果不佳 | 第26-27页 |
1.6.4 难以实现的销售目标 | 第27-28页 |
1.6.5 企业合资易,合作交融难 | 第28-29页 |
1.6.6 旺季销售虎头蛇尾 | 第29-30页 |
1.7 合资运营的结局 | 第30-31页 |
第2部分 案例分析 | 第31-50页 |
2.1 合资必要性分析 | 第31-32页 |
2.2 合资应以生存发展为目的,优势互补为前提 | 第32-35页 |
2.2.1 合资双方都没有将发展作为合资的前提 | 第32-33页 |
2.2.2 合资双方优势不互补,合资企业难以兴旺发达 | 第33-35页 |
2.3 企业合资后的竞争战略分析 | 第35-40页 |
2.3.1 竞争战略资源适应性分析 | 第35-38页 |
2.3.2 竞争战略定位模糊 | 第38-39页 |
2.3.3 培养核心竞争力是合资企业发展的关键 | 第39-40页 |
2.4 企业合资后的营销策略分析 | 第40-45页 |
2.4.1 根据现代营销理念进行整合营销 | 第40-42页 |
2.4.2 营销观念没有真正转变 | 第42-43页 |
2.4.3 营销缺少整体配合 | 第43页 |
2.4.4 企业宣传不能替代产品宣传 | 第43-45页 |
2.5 处理好文化差异是合资企业发展的关键 | 第45-48页 |
2.6 母公司与合资企业的关系 | 第48-50页 |
2.6.1 母公司多元化优势难以发挥 | 第48页 |
2.6.2 母公司的干预是合资企业失败的重要原因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