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24页 |
上篇 | 第24-98页 |
贫困与义务——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 第24-25页 |
一、 贫困地区认识 | 第25-35页 |
(一) 贫困及其类型 | 第25-28页 |
(二) 我国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 | 第28-35页 |
二、 义务教育及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 第35-62页 |
(一) 世界义务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第35-40页 |
(二) 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 | 第40-49页 |
(三) 案例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义务教育 | 第49-62页 |
三、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格局 | 第62-77页 |
(一)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演变 | 第62-64页 |
(二)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 | 第64-71页 |
(三)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数量分析 | 第71-77页 |
四、 两个案例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 第77-98页 |
(一) 城口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 第77-84页 |
(二) 开县:一个省级贫困县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 第84-92页 |
(三) 两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比较 | 第92-98页 |
下篇 | 第98-175页 |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重构研究 | 第98-99页 |
五、 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 | 第99-109页 |
(一) 公共产品 | 第99-104页 |
(二) 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 | 第104-109页 |
六、 市场与政府的选择——义务教育的供给方式 | 第109-127页 |
(一) 市场失灵与义务教育供给 | 第109-114页 |
(二) 政府失灵与义务教育供给 | 第114-127页 |
七、 政府为主、市场为辅——义务教育的供给方式 | 第127-143页 |
(一) 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供求关系 | 第127-130页 |
(二) 融合产品的供求关系 | 第130-133页 |
(三) 美国教育市场理论的启示 | 第133-139页 |
(四) 世界其他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启示 | 第139-143页 |
八、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重构 | 第143-175页 |
(一)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政府投入 | 第144-154页 |
(二)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市场投入 | 第154-158页 |
(三)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第三投入 | 第158-166页 |
(四)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基本架构 | 第166-175页 |
结束语 | 第175-181页 |
致谢 | 第181-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183-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