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导 论第1-18页
 一、 论文选题的思考第10-13页
 二、 现有研究的理论成果及不足第13-15页
 三、 本文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第15-16页
 四、 本文的体系结构和基本结论第16-18页
第一章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分析第18-46页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界定、标志第18-20页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述评第20-36页
  一、 西方平衡发展理论第21-23页
  二、 西方不平衡发展理论第23-27页
  三、 中国理论界关于区域发展的理论第27-34页
  四、 几点结论第34-36页
 第三节 区域协调模式分析第36-46页
  一、 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区域协调模式第36-39页
  二、 完全市场型区域协调模式第39-41页
  三、 政府干预型区域协调模式第41-43页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协调模式第43-46页
第二章 中国区域内的协调发展第46-65页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理性透视第46-54页
  一、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概念辨析第46-50页
  二、 马克思主义者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观第50-52页
  三、 辨证地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52-54页
 第二节 中国区域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审视第54-60页
  一、 中国区域内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第55-56页
  二、 中国区域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表现第56-60页
 第三节 促进区域内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第60-65页
第三章 中国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第65-90页
 第一节 区域间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第65-69页
  一、 区际产业结构的协调化第65-66页
  二、 区际经济布局的协调化第66-67页
  三、 区际市场发育的协调化第67页
  四、 区际发展时序的协调化第67-68页
  五、 区域政策制定的合理化第68页
  六、 区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68-69页
 第二节 中国区域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69-84页
  一、 结构性问题:体制转轨与区际关系的演变分析第69-76页
  二、 公平性问题:地区发展中的差距分析第76-84页
 第三节 区域关系协调需要处理好四大关系第84-90页
  一、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第84-87页
  二、 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第87-88页
  三、 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第88-89页
  四、 正确处理东部地区的再发展与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关系第89-90页
第四章 中国区域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第90-107页
 第一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第90-94页
  一、 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发展观第90-93页
  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特点及其阶段性第93-94页
 第二节 中国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94-99页
  一、 中国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机遇第95页
  二、 中国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第95-99页
 第三节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第99-107页
  一、 东部地区发展方向第99-100页
  二、 中西部地区发展方向第100-107页
第五章 21世纪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第107-149页
 第一节 他山之石——国外区域发展实证研究第107-116页
  一、 美国区域发展状况第107-111页
  二、 苏联区域发展状况第111-112页
  三、 巴西区域发展状况第112-114页
  四、 印度区域发展状况第114-115页
  五、 国际经验的启示与借鉴第115-116页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践基础第116-128页
  一、 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第116-119页
  二、 改革开放后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第119-122页
  三、 跨世纪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第122-127页
  四、 几点结论第127-128页
 第三节 21世纪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第128-141页
  一、 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第128-137页
  二、 西部大开发战略第137-141页
 第四节 21世纪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第141-149页
  一、 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基本途径分析第142-144页
  二、 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基本途径分析第144-14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49-153页
后记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案例》:新宝进出口公司——国有外贸企业的官商文化初探
下一篇:《案例》:广州ACA集团公司——纳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