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3S技术对帽儿山地区森林水文效应评价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7-17页 |
1.1 3S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 第7-12页 |
1.1.1 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7-9页 |
1.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 第9-10页 |
1.1.3 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 第10-12页 |
1.1.4 3S技术相结合的趋势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森林水文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森林水文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森林水文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3-14页 |
1.3 3S技术在森林水文方面的应用状况 | 第14-15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2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7-19页 |
3 信息源及研究方法概述 | 第19-21页 |
3.1 信息源 | 第19页 |
3.2 研究方法概述 | 第19-21页 |
4 森林水文效应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1-27页 |
4.1 森林水文效应的概念 | 第21页 |
4.2 流域水文模型出现的必然性 | 第21-22页 |
4.3 森林水文效应影响因子分析 | 第22-24页 |
4.3.1 气象因子分析 | 第22页 |
4.3.2 植被因子分析 | 第22-23页 |
4.3.3 地形因子分析 | 第23页 |
4.3.4 土壤因子分析 | 第23-24页 |
4.4 森林水文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4-27页 |
4.4.1 模型的确定 | 第24页 |
4.4.2 参数的拟合与检验 | 第24-27页 |
5 森林水文效应评价 | 第27-44页 |
5.1 流域下垫面要素的遥感调查 | 第27-34页 |
5.1.1 TM影像的光谱特性 | 第27-28页 |
5.1.2 遥感特征信息的提取 | 第28-34页 |
5.1.2.1 几何校正 | 第29页 |
5.1.2.2 计算机增强处理 | 第29-30页 |
5.1.2.3 卫星像片的判读与成图 | 第30-34页 |
5.2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 第34-42页 |
5.2.1 泰森多边形分析 | 第34-37页 |
5.2.2 空间内插模型 | 第37-38页 |
5.2.3 数字地形模型(DTM) | 第38-40页 |
5.2.4 空间数据的复合分析 | 第40-42页 |
5.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4-46页 |
6.1 结论 | 第44-45页 |
6.2 讨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