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教育思想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一、绪论 | 第10-16页 |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12页 |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 (三)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 二、冯玉祥教育思想形成的渊源 | 第16-23页 |
| (一) 冯玉祥生平背景 | 第16-18页 |
| (二)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 第18-20页 |
| (三) 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 | 第20-21页 |
| (四) 西方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 | 第21-23页 |
| 三、冯玉祥教育思想 | 第23-36页 |
| (一) 德、智、体、群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 第23-24页 |
| (二) 弘扬民族精神实行精神教育 | 第24-26页 |
| (三) 培养社会实用人才 | 第26-27页 |
| (四) 重视发展军事教育 | 第27-30页 |
| (五) 实施义务教育和平民教育 | 第30页 |
| (六) 发展女子教育 | 第30-31页 |
| (七)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第31-32页 |
| (八) 家族教育 | 第32-36页 |
| 四、冯玉祥的教育实践 | 第36-42页 |
| (一) 创办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 第36页 |
| (二) 创办中小学校,普及义务教育 | 第36-40页 |
| (三) 创办女子培德学校,提倡男女平等 | 第40-42页 |
| 五、冯玉祥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 第42-51页 |
| (一) 冯玉祥教育思想的特点 | 第42-47页 |
| (二) 冯玉祥教育思想的评价 | 第47-51页 |
| 六、结语 | 第51-52页 |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