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的基础理论 | 第9-16页 |
(一) 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的特点 | 第10-12页 |
1. 案件性质的特殊性 | 第10-11页 |
2. 程序衔接的特殊性 | 第11页 |
3. 检察机关监督的特殊性 | 第11-12页 |
(二) 死刑案件二审程序之功能 | 第12-16页 |
1. 防止错判误判、纠正错判误判 | 第13-14页 |
2. 贯彻少杀、慎杀政策 | 第14-15页 |
3. 加强人权保障 | 第15-16页 |
二、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的现实考察 | 第16-31页 |
(一) 中国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的现实情况 | 第16-26页 |
1. 中国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相关规定之评析 | 第17-23页 |
2. 死刑案件二审程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26页 |
(二) 域外关于死刑案件救济程序的现实情况及借鉴意义 | 第26-31页 |
1. 美国死刑案件救济程序 | 第27-30页 |
2. 日本死刑案件救济程序 | 第30-31页 |
三、我国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的完善 | 第31-46页 |
(一) 避免“二审虚置”现象 | 第32-33页 |
(二) 协调开庭审理中的效率与公正的关系 | 第33-36页 |
(三) 强化律师对死刑案件被告人的帮助权 | 第36-39页 |
1. 提高死刑辩护律师的辩护质量 | 第36-37页 |
2. 改善律师辩护的司法环境 | 第37-38页 |
3. 细化死刑辩护质量的标准 | 第38-39页 |
(四) 相应配套制度的完善 | 第39-42页 |
1. 加强对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保护,制定证人保护规则和措施 | 第41页 |
2. 建立证人作证奖励、经济补偿权制度 | 第41-42页 |
3. 对证人拒绝作证的行为予以制裁 | 第42页 |
(五) 明确检察机关在死刑二审中的双重职能 | 第42-44页 |
(六) 规定死刑案件的直接上诉程序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