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三)论文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范畴 | 第11-12页 |
(四)论文结构、创新之处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2-14页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企业组织研究 | 第14-30页 |
·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与企业组织研究 | 第14-23页 |
·企业的本质 | 第14-16页 |
·企业产生与演变的主要动力 | 第16-20页 |
·企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 | 第20-22页 |
·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对企业组织研究的指导作用 | 第22-23页 |
·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与企业组织研究 | 第23-30页 |
·生产方式的科学涵义 | 第24-25页 |
·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 | 第25-27页 |
·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 | 第27-28页 |
·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对企业组织研究的指导作用 | 第28-30页 |
第2章 企业组织变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 | 第30-50页 |
·企业组织的涵义 | 第30-32页 |
·自然意义上的生产力要素的结合 | 第30-31页 |
·社会意义上的生产力要素的结合 | 第31-32页 |
·企业组织的内部结构 | 第32-36页 |
·企业的生产组织 | 第33-34页 |
·企业的产权组织 | 第34-36页 |
·企业的生产组织与产权组织的联系 | 第36页 |
·企业生产方式与企业组织变迁规律 | 第36-48页 |
·企业中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 | 第37-39页 |
·企业组织与企业中的生产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企业组织变迁的基本规律 | 第40-48页 |
·本章小结:企业组织变迁的机制 | 第48-50页 |
第3章 企业组织变迁历史过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释 | 第50-70页 |
·企业组织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 | 第50-53页 |
·从家庭手工业到行会手工业 | 第53-56页 |
·家庭手工业及其生产力基础 | 第53-54页 |
·生产力的发展和家庭手工业向行会手工业的转变 | 第54-56页 |
·包买商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 第56-61页 |
·从行会手工业到包买商手工业 | 第56-59页 |
·从包买商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 | 第59-61页 |
·广义生产力的发展和机器大工业 | 第61-64页 |
·广义生产力的发展与机器大工业的产生 | 第61-62页 |
·机器大工业的企业组织 | 第62-64页 |
·股份公司、企业集团与网络企业 | 第64-68页 |
·生产力的发展与股份公司的产生 | 第65-66页 |
·企业集团的生产组织和产权组织 | 第66-68页 |
·信息技术与网络企业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本文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