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小说中的《圣经》原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论第11-20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三、《圣经》原型——劳伦斯创作的主要元素第16-20页
第一章 劳伦斯小说中的《圣经》原型意象第20-39页
 一、“乐园”意象第21-27页
  1、“水”的意象第22-24页
  2、“树”的意象第24-27页
 二、牧放与农业的意象第27-29页
  1、“马”的意象第27-28页
  2、收获的意象第28-29页
 三、城市的意象第29-32页
  1、“虹”的意象第29-31页
  2、“教堂”的意象第31-32页
 四、人类生活的相关意象第32-37页
  1、“火”的意象第32-35页
  2、“子宫”的意象第35-36页
  3、舞蹈的意象第36-37页
 五、小结第37-39页
第二章 劳伦斯小说中的《圣经》原型人物第39-48页
 一、亚当第39-41页
  1、“自然人”亚当第40页
  2、“犯罪的”亚当第40-41页
 二、“母亲”原型第41-43页
 三、耶稣基督原型第43-46页
 四、亚伦第46-47页
 五、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劳伦斯小说中的《圣经》原型主题第48-58页
 一、堕落主题第48-50页
 二、死亡主题第50-52页
 三、复活主题第52-54页
 四、空虚、虚无与绝望的主题第54-56页
  1、虚无与空虚第55页
  2、绝望第55-56页
 五、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劳伦斯小说中的《圣经》叙述模式第58-68页
 一、微观层面第59-60页
 二、宏观层面第60-67页
  1、创世记神话第60-62页
  2、末世神话第62-63页
  3、出埃及神话第63-66页
  4、复活神话第66-67页
 三、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劳伦斯与《圣经》第68-82页
 一、理解与“前见”第68-76页
  1、与《圣经》文本的事实性联系第69-72页
  2、成长经历与宗教思想第72-76页
 二、视域融合第76-80页
  1、互文性特点:引用与暗示第76-77页
  2、超文性特点:戏拟与反讽第77-79页
  3、“异质性”特点第79-80页
 三、阐释的实质:对话第80-82页
结语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93页
劳伦斯著作年表第93-97页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叶芝性别意识研究
下一篇:论多元系统理论观照下的清末民初小说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