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范围与意义 | 第13页 |
·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 第13-1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21页 |
·创意的内涵 | 第15页 |
·文化产业的内涵 | 第15-16页 |
·创意产业的内涵 | 第16-18页 |
·世界各国(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 | 第18-20页 |
·世界各国(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第21-23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2页 |
·内容框架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是内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和“启博器” | 第23-33页 |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内生增长模式 | 第23-27页 |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23-24页 |
·内生增长模式 | 第24-25页 |
·中国正处在嵌入内生增长发展模式的有利时期 | 第25-27页 |
·文化创意产业是内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 第27-30页 |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或创意等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现象 | 第27页 |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收入弹性大的产业 | 第27-28页 |
·文化创意产业高度依赖全球化中的本土优势:特色与竞争 | 第28页 |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生态化的灵活就业特点 | 第28-29页 |
·文化创意产业是科技创新与内容创新高度融合的产业 | 第29-30页 |
·文化创意产业是内生经济增长的“启博器” | 第30-33页 |
·文化产业对工业系统的带动 | 第30页 |
·文化产业对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带动 | 第30页 |
·文化产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第30-31页 |
·文化产文化产业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带动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内生增长模式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两型社会”产业的重心 | 第33-50页 |
·“两型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模式 | 第33-36页 |
·“两型社会”的提出和内涵 | 第33-35页 |
·“两型产业”是“两型社会”的产业基础 | 第35-36页 |
·文化创意产业是“两型产业”核心 | 第36页 |
·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绩效分析 | 第36-45页 |
·市场绩效的基本含义与层次 | 第36-37页 |
·市场绩效分析的几种指标与方法 | 第37-39页 |
·文化产业经济贡献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39-41页 |
·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分析——功能和影响 | 第41-45页 |
·文化创意产业符合“两型社会”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45-47页 |
·文化创意产业对湖南(长株潭)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 第47-50页 |
·增长势头较快,贡献不断增大 | 第47页 |
·壮大了总体经济规模,成为了新的支柱产业 | 第47-48页 |
·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 | 第48页 |
·衍生了大量就业岗位 | 第48-49页 |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49页 |
·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湖南(长株潭)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和问题分析 | 第50-59页 |
·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分析 | 第50-52页 |
·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社会因素分析 | 第50页 |
·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经济因素分析 | 第50-51页 |
·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政治因素分析 | 第51-52页 |
·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文化因素分析 | 第52页 |
·湖南(长株潭)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 第52-53页 |
·有地位 | 第52-53页 |
·有品牌 | 第53页 |
·有战略 | 第53页 |
·湖南(长株潭)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优势 | 第53-56页 |
·雄厚的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 | 第53-54页 |
·较好的区位优势 | 第54页 |
·众多的文化消费群体优势、广阔的文化市场优势 | 第54页 |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 | 第54-55页 |
·成规模成系统的传统文化产业优势 | 第55页 |
·宏观政策优势 | 第55-56页 |
·湖南(长株潭)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分析 | 第56-59页 |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 第56-57页 |
·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高潮的兴起与理论研究的落后形成落差 | 第57页 |
·湖南与国际市场化的文化创意产业规则接轨力度不够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湖南(长株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策略 | 第59-74页 |
·市场结构策略 | 第59-65页 |
·市场结构的类型 | 第59页 |
·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市场构成 | 第59-60页 |
·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结构的特点 | 第60-61页 |
·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结构发展趋势 | 第61-65页 |
·国际接轨策略 | 第65-67页 |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发展先进文化生产力 | 第65页 |
·以创意产业园区为抓手,促进与国际接轨的产业集聚发展 | 第65-66页 |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有利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 第66页 |
·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步伐组织实施 | 第66页 |
·建立创意产业统计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创意产业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 | 第66页 |
·培育与国际接轨的市民文化消费观念,激发与国际接轨的文化消费需求 | 第66-67页 |
·投融资体系策略 | 第67-72页 |
·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特点 | 第67-69页 |
·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形式 | 第69-70页 |
·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 第70页 |
·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的方式 | 第70-71页 |
·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模式 | 第71-72页 |
·环境优化策略 | 第72-74页 |
·盘活存量与发展增量相结合 | 第72页 |
·发挥文化优势与发挥科技、区位优势相结合 | 第72-73页 |
·制定优惠政策与提高服务质量相结合 | 第73-74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专著 | 第82-83页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的课题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