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配性企业”的长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3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产业集群基本理论 | 第8-27页 |
·对支配性企业的研究 | 第8-9页 |
·对产业链的研究 | 第9-10页 |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内涵 | 第10-12页 |
·产业集群的演变与发展 | 第12-19页 |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19-21页 |
·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21-23页 |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第23-25页 |
·产业集群的功能 | 第25-27页 |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27-28页 |
·研究的逻辑框架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第2章 长沙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评价及对比分析 | 第30-56页 |
·产业集群的评价方法 | 第30-33页 |
·定量评价分析 | 第30-33页 |
·定性识别法 | 第33页 |
·长沙产业集群的评价结果 | 第33-39页 |
·空间聚集性的评价结果 | 第34页 |
·组织结构的评价结果 | 第34-35页 |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 第35页 |
·长沙产业集群的整体特征 | 第35-39页 |
·长沙五大产业集群与其他地区对比分析 | 第39-56页 |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 第39-43页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 第43-46页 |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第46-49页 |
·新材料产业集群 | 第49-52页 |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 第52-56页 |
第3章 长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第56-73页 |
·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 第56-64页 |
·总体指导思想 | 第56页 |
·“3+3+3+3”发展思路 | 第56-64页 |
·发展目标 | 第64-65页 |
·产业规模 | 第64-65页 |
·技术水平 | 第65页 |
·市场份额 | 第65页 |
·发展规划 | 第65-73页 |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第65-66页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第66-68页 |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第68-69页 |
·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第69-70页 |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第70-73页 |
第4章 长沙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 第73-81页 |
·强化政府有效引导 | 第73-74页 |
·增强产业集群植根性 | 第74-75页 |
·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 | 第75页 |
·基于支配性企业打造区域品牌 | 第75-76页 |
·加强基于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第76-77页 |
·以工业园区为产业集群发展载体 | 第77-79页 |
·创新政绩考评体系 | 第79-8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 | 第86-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