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家装平台开发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组织 | 第11-12页 |
| 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 第12-19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CSCW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 第12-14页 |
| ·CSCW的发展及概念 | 第12-13页 |
| ·CSCW的基本特点 | 第13页 |
| ·CSCW的三大要素 | 第13-14页 |
| ·CSCW分类 | 第14页 |
| ·CSCW的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 ·CSCW的关键支撑技术 | 第15-17页 |
| ·CSCW的应用领域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3 基于AUTOCAD的家装平台设计 | 第19-31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CAD与AUTOCAD概述 | 第19-21页 |
| ·CAD技术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 ·AutoCAD概述 | 第20-21页 |
| ·AUTOCAD图形数据库结构 | 第21-22页 |
|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与OBJECTARX | 第22-25页 |
|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 | 第22-24页 |
| ·ObjectARX | 第24-25页 |
| ·家装平台开发 | 第25-30页 |
| ·开发原则 | 第25-26页 |
| ·开发目标 | 第26页 |
| ·总体设计 | 第26-27页 |
| ·模块设计 | 第27-29页 |
| ·开发方法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4 家装平台网络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 | 第31-52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网络协同设计目标 | 第31页 |
| ·家装网络协同的体系结构 | 第31-35页 |
| ·常用的协同体系结构 | 第32-34页 |
| ·家装网络所采用的体系结构 | 第34-35页 |
| ·AGENT与多AGENT系统 | 第35-37页 |
| ·Agent概述 | 第35页 |
| ·MAS系统 | 第35-37页 |
| ·家装协同中Agent、MAS应用 | 第37页 |
| ·并发控制 | 第37-42页 |
| ·并发控制问题的提出 | 第37-39页 |
| ·传统并发控制策略 | 第39-40页 |
| ·操作转换并发控制 | 第40-41页 |
| ·家装平台所用策略 | 第41-42页 |
| ·协同过程感知 | 第42-47页 |
| ·协同感知分析及结构 | 第42-44页 |
| ·协同多光标感知 | 第44-47页 |
| ·协同数据封装 | 第47-51页 |
| ·添加操作 | 第48-49页 |
| ·删除操作 | 第49-50页 |
| ·修改操作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5 网络家装平台的软件实现 | 第52-61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开发平台 | 第52页 |
| ·硬件平台 | 第52页 |
| ·软件平台 | 第52页 |
| ·家装平台实现 | 第52-58页 |
| ·总体框架实现 | 第52-54页 |
| ·对象定制与图块管理 | 第54-55页 |
| ·界面设计 | 第55-57页 |
| ·程序功能调试 | 第57页 |
| ·家装软件运行测试 | 第57-58页 |
| ·家装平台网络通信实现 | 第58-60页 |
| ·家装平台网络体系结构 | 第58-59页 |
| ·网络通信测试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 ·总结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