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新型疏水电荷诱导色谱介质的吸附性能及热力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3页
   ·引言第8-9页
   ·抗体的结构、来源及重要的医用价值第9-12页
     ·抗体的基本结构第9-10页
     ·抗体的来源第10-12页
     ·抗体重要的医用价值第12页
   ·与HCIC 相关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第12-14页
     ·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第12-13页
     ·离子交换色谱第13页
     ·蛋白A 亲和色谱第13-14页
     ·耐盐型混合模式色谱第14页
   ·疏水电荷诱导色谱(HCIC)简介第14-18页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第18-20页
     ·VP-ITC 原理第18-19页
     ·ITC 的用途第19-20页
     ·ITC 的应用范围第20页
   ·蛋白质吸附过程第20-21页
     ·与吸附熵有关的过程或相互作用第21页
     ·与吸附焓有关的过程或相互作用第21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21-23页
第二章 介质的活化与配基的偶联第23-32页
   ·前言第23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8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3-25页
     ·介质的活化第25-26页
     ·介质的溴代醇化及配基的偶联第26-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1页
     ·介质活化第28-29页
     ·配基偶联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新型疏水电荷诱导色谱介质的吸附性能研究第32-47页
   ·前言第32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5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2-33页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3页
     ·蛋白质吸附平衡实验第33-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45页
     ·不同配基修饰密度下γ球蛋白吸附平衡实验第35-36页
     ·不同配基修饰密度下BSA 吸附平衡实验第36-37页
     ·不同pH 值条件下γ球蛋白吸附平衡实验第37-38页
     ·不同pH 值条件下BSA 吸附平衡实验第38-39页
     ·不同离子强度下γ球蛋白吸附平衡实验第39-41页
     ·不同离子强度下BSA 吸附平衡实验第41-42页
     ·不同温度下γ球蛋白吸附平衡实验第42-44页
     ·不同温度下BSA 吸附平衡实验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新型疏水电荷诱导色谱介质的热力学研究第47-56页
   ·前言第47页
   ·材料与方法第47-50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7-48页
     ·蛋白质与色谱介质相互作用的等温滴定量热实验第48-49页
     ·蛋白质与色谱介质相互作用热力学参数的计算第49-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55页
     ·γ球蛋白与色谱介质相互作用力第50-53页
     ·BSA 与色谱介质的相互作用力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结论第56-57页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附录一 配基(SLC-AN)标准曲线第63-64页
附录二 γ球蛋白(γglobulin)标准曲线第64-65页
附录三 牛血清白蛋白(BSA)标准曲线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3C标记技术测定Escherichia coli TUQ2厌氧中心碳代谢途径通量分布
下一篇:以蛋白质相互作用为靶点的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