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代谢通量分析(MFA) | 第9-10页 |
·~(13)C-MFA技术产生的背景 | 第10-13页 |
·~(13)C标记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C标记实验的测试平台 | 第15-18页 |
·核磁共振测试平台简介 | 第15-17页 |
·质谱测试平台简介 | 第17-18页 |
·~(13)C标记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MFA的发展历程 | 第19-22页 |
·本实验研究的主要任务 | 第22-23页 |
第二章 FiatFlux通量计算原理及可靠性印证 | 第23-34页 |
·通量计算原理 | 第23-30页 |
·碎片峰α的质量分布向量MDV_α~*的计算 | 第25-27页 |
·分析物的质量分布向量MDV_(AA)的计算 | 第27页 |
·代谢物的质量分布向量MDV_M的计算 | 第27-30页 |
·代谢通量比Metabolic Flux Ratios的计算 | 第30页 |
·FiatFlux可靠性印证 | 第30-34页 |
第三章 标记实验及GC-MS样品制备 | 第34-48页 |
·底物标记策略的选择 | 第34-37页 |
·标记策略的种类划分 | 第34-35页 |
·单标记和全标记对网络通量分辨的差异比较 | 第35-37页 |
·Escherichia coli TUQ2 的恒化培养 | 第37-43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7页 |
·实验药品及试剂的配制 | 第37-39页 |
·菌种和培养基 | 第39-40页 |
·菌种的活化和摇瓶培养 | 第40页 |
·发酵罐恒化操作、培养参数及OD值走势 | 第40-42页 |
·发酵罐恒化操作的结果与讨论 | 第42-43页 |
·GC-MS样品制备及检测方法 | 第43-45页 |
·色谱分离条件 | 第43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43-45页 |
·细胞量的测定 | 第45-46页 |
·细胞干重测定 | 第45页 |
·发酵液吸光度测定 | 第45-46页 |
·OD值与细胞干重的校正曲线 | 第46页 |
·胞外代谢物浓度的测定 | 第46-48页 |
·液相色谱分离条件 | 第46页 |
·流动相的配制 | 第46-47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47页 |
·测定结果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网络模型构建及通量计算 | 第48-71页 |
·网络模型的构建 | 第49-51页 |
·代谢通量的计算 | 第51-71页 |
·通量计算过程 | 第51-57页 |
·通量计算结果 | 第57-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