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美国薄荷的组织培养及挥发油成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美国薄荷的简介 | 第10-11页 |
·美国薄荷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美国薄荷的品种 | 第11页 |
·美国薄荷的价值 | 第11-12页 |
·观赏价值 | 第11-12页 |
·食用价值 | 第12页 |
·保健与药用价值 | 第12页 |
·精油价值 | 第12页 |
·香草植物及美国薄荷的研究与应用 | 第12-14页 |
·香草植物的研究与应用 | 第13-14页 |
·美国薄荷的研究与应用 | 第14页 |
·唇形科香草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香草植物的挥发油成份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植物挥发油的定义 | 第15-16页 |
·植物挥发油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4 材料与方法 | 第18-28页 |
·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18-25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预备实验 | 第18页 |
·技术线路 | 第18-19页 |
·试验方案与方法 | 第19-25页 |
·挥发油成份的测定 | 第25-26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页 |
·试验方案与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试验结果观察 | 第26-28页 |
·组织培养体系建立 | 第26-27页 |
·挥发油成份的测定 | 第27-28页 |
·组培苗挥发油成份的测定 | 第27-28页 |
·实生苗挥发油成份的测定 | 第28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8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8-50页 |
·组织培养体系建立 | 第28-47页 |
·种子发芽及无菌苗的获得试验 | 第28-29页 |
·初代培养基的筛选 | 第29-33页 |
·继代增殖培养 | 第33-38页 |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 第38-41页 |
·壮苗培养 | 第41页 |
·生根培养 | 第41-46页 |
·炼苗与移栽 | 第46-47页 |
·挥发油成份GC-MS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6 小结 | 第50-52页 |
·组织培养体系建立 | 第50-52页 |
·种子发芽及无菌苗的获得试验 | 第50页 |
·初代培养 | 第50-51页 |
·继代增殖培养 | 第51页 |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 第51页 |
·壮苗培养 | 第51页 |
·生根培养 | 第51-52页 |
·炼苗与移栽 | 第52页 |
·挥发油成份GC-MS试验 | 第52页 |
7 讨论 | 第52-55页 |
·组织培养中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 第52页 |
·组织培养中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第52-53页 |
·茎段继代增殖培养中激素累积的影响 | 第53页 |
·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难以分化成芽的原因 | 第53-54页 |
·组织培养中植株叶面卷曲的原因 | 第54页 |
·美国薄荷挥发油成份比较 | 第54-55页 |
8 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图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