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10-11页 |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管理者胜任力相关的理论 | 第15-23页 |
·胜任力研究的兴起 | 第15-16页 |
·胜任力理论的提出 | 第15页 |
·基于胜任力分析方法的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 | 第15-16页 |
·胜任力的界定及其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胜任力概念辨析 | 第16-17页 |
·胜任力模型的构成要素 | 第17-18页 |
·胜任力的分类 | 第18-19页 |
·国内外关于管理人员胜任力的研究成果 | 第19-23页 |
·国外相关研究的成果 | 第19-20页 |
·国内相关研究的成果 | 第20-21页 |
·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研究的成果 | 第21-23页 |
3 北京市IT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问卷设计 | 第23-33页 |
·识别胜任力和开发胜任力模型的方法 | 第23-26页 |
·胜任力识别方法 | 第23-24页 |
·开发胜任能力模型的方法 | 第24-25页 |
·本文胜任力模型建立的思路 | 第25-26页 |
·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IT产业的界定 | 第26-27页 |
·IT企业中层管理者界定 | 第27页 |
·中层管理者胜任特征要素辨析 | 第27-32页 |
·中层管理者胜任力词条文献分析 | 第28-29页 |
·北京市IT企业中层管理者招聘广告分析 | 第29-30页 |
·BEI行为事件访谈 | 第30-32页 |
·IT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词条的初步确定 | 第32页 |
·北京市IT企业胜任力调查问卷设计形成 | 第32-33页 |
4 北京市IT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实证研究 | 第33-53页 |
·实证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因子分析 | 第33-34页 |
·单因素分析 | 第34页 |
·信度分析 | 第34-35页 |
·调查问卷的实施和调查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7页 |
·样本选择与问卷发放 | 第35-36页 |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北京市IT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第37-43页 |
·问卷题项分析 | 第37-38页 |
·问卷项目描述性统计 | 第38-39页 |
·北京市IT企业中层管理者问卷信度分析 | 第39页 |
·北京市IT企业中层管理者效度分析 | 第39-43页 |
·对北京市IT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特征因素及含义分析 | 第43-47页 |
·人口变量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行为表现评价的影响 | 第47-53页 |
·性别差异分析 | 第47-48页 |
·年龄差异分析 | 第48页 |
·学历差异分析 | 第48-49页 |
·管理层差异分析 | 第49页 |
·工作年限差异分析 | 第49-50页 |
·工作岗位差异分析 | 第50-51页 |
·企业规模差异分析 | 第51页 |
·企业类型差异分析 | 第51-53页 |
5 提升北京市IT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的对策 | 第53-60页 |
·北京市IT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与模型差距分析 | 第53-56页 |
·中层胜任力现状调查样本描述 | 第53页 |
·中层胜任力差距分析 | 第53-56页 |
·提升中层潜在胜任力的对策 | 第56-60页 |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与开发 | 第56-58页 |
·基于胜任力的招聘与选拔 | 第58-60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 第61-63页 |
·研究中的不足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1 访谈提纲 | 第66-67页 |
附录2 北京市IT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研究调查问卷 | 第67-70页 |
附录3 北京市IT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现状调查问卷 | 第70-72页 |
附录4 题项相关性分析 | 第72-7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