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课题的引入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学习迁移理论的概述 | 第12-19页 |
·学习迁移概述 | 第12页 |
·学习迁移的分类 | 第12-13页 |
·迁移的理论 | 第13-17页 |
·共同因素说 | 第13页 |
·概括化迁移理论 | 第13-14页 |
·关系转换理论 | 第14页 |
·学习定势说 | 第14页 |
·新近的迁移理论 | 第14-17页 |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 第17-19页 |
·个人因素 | 第17-18页 |
·客观因素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中学物理的学习对大学物理学习的负迁移 | 第19-23页 |
·物理认知结构分析 | 第19-20页 |
·中学物理的学习对大学物理学习的负迁移 | 第20-23页 |
第四章 大学物理课程特点和基本要求 | 第23-26页 |
·大学物理课程特点 | 第23页 |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 第23-26页 |
·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 第23-24页 |
·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 | 第24页 |
·教学过程基本要求 | 第24-26页 |
第五章 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研究 | 第26-30页 |
·调查研究的目的 | 第26页 |
·调查研究的方法 | 第26页 |
·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学生情感态度的影响分析 | 第26-27页 |
·学生对学习材料相似性的分析情况 | 第27-28页 |
·定势和物理思维的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物理概括能力的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第六章 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迁移观 | 第30-40页 |
·物理概念的迁移观 | 第30-32页 |
·物理规律的迁移观 | 第32-33页 |
·物理模型的迁移观 | 第33-35页 |
·数学思想的迁移 | 第35-40页 |
第七章 利用迁移原理促进大学物理学习 | 第40-52页 |
·通过“先行组织者”实现迁移 | 第40-43页 |
·“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 第40页 |
·设计“先行组织者” | 第40-43页 |
·类比促进迁移 | 第43-46页 |
·类比在物理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第43页 |
·类比可以加深物理概念本质的理解 | 第43-44页 |
·类比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 第44-46页 |
·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建立和优化学生的物理思维 | 第46-52页 |
·加强学生的物理概括能力 | 第46-47页 |
·正确处理思维定势与物理教学的关系 | 第47-48页 |
·优化学生的物理思维 | 第48-52页 |
附件 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调查研究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