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官”职务犯罪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当前猖獗的“村官”职务犯罪现状 | 第10-16页 |
第一节 “村官”职务犯罪的现状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村官”职务犯罪的表象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村官”职务犯罪的特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村官”职务犯罪的法律特征及成因 | 第16-29页 |
第一节 “村官”职务犯罪的犯罪构成分析 | 第16-24页 |
一、“村官”职务犯罪侵犯的客体 | 第16-17页 |
二、“村官”职务犯罪的客观方面 | 第17-21页 |
三、“村官”职务犯罪的主体 | 第21-23页 |
四、“村官”职务犯罪的主观方面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村官”贿选与职务犯罪 | 第24-27页 |
一、“村官”贿选 | 第24页 |
二、愈演愈烈的“村官”贿选态势 | 第24-25页 |
三、为何应该将“村官”贿选纳入职务犯罪应然? | 第25-26页 |
四、刑法调整的尴尬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村官”职务犯罪的成因探讨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村官”职务犯罪的刑事司法规制 | 第29-36页 |
第一节 国外治理经验及教训 | 第29-32页 |
一、美国经验 | 第29-30页 |
二、奥地利模式 | 第30页 |
三、新加坡做法 | 第30-31页 |
四、印度警示 | 第31页 |
五、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我国对“村官”职务犯罪的治理 | 第32-36页 |
一、我国对“村官”职务犯罪的刑事调整 | 第32页 |
二、中国特色“村官”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治理模式探索 | 第32-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