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中小学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导论第10-16页
   ·问题的缘起第10-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研究内容、方法及难点、创新点第13-16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难点与创新点第14-16页
第2章 课堂活动困惑及变革动力第16-28页
   ·课堂活动的现状第16-19页
     ·教师本位第16-17页
     ·教学方法单一第17页
     ·师生互动缺乏第17-18页
     ·教案本位第18-19页
   ·知识课堂的成因第19-24页
     ·历史传统的积淀第19-21页
     ·教育目标的异化一第21页
     ·教学原动力的错位第21-22页
     ·随意识记的倾斜第22页
     ·理性主义对自然人性的抑制第22-24页
   ·知识课堂变革动力第24-28页
     ·和谐社会呼唤知识课堂的变革第24-25页
     ·新课程改革孕育着生命课堂第25-28页
第3章 生命课堂的理论基础第28-38页
   ·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第28-32页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与教育目的观第28-29页
     ·"视域"和"地理"的兼顾与教学内容生活化第29-31页
     ·"我—你"关系与师生角色重新定位第31-32页
   ·动机理论第32-38页
     ·动机的含义及分类第32-33页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第33-38页
第4章 生命课堂的理念与特征第38-45页
   ·生命课堂的理念第38-40页
   ·生命课堂的特征第40-45页
     ·课堂原动力的归位第40页
     ·物理环境的生命化第40-41页
     ·教学目标的生成化第41-42页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第42-45页
第5章 生命课堂的实践策略第45-59页
   ·形成生命课堂的平台第45-47页
     ·教室布置第45-46页
     ·座位安排第46-47页
   ·构建生命课堂的依托第47-51页
     ·教师生命成长的作用及意义第48-49页
     ·关注教师生命成长的途径第49-51页
   ·探寻生命课堂的策略第51-59页
     ·制度创新第51-52页
     ·课程改革第52-53页
     ·人文关怀第53-54页
     ·教师期望第54-57页
     ·心灵沟通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模式合理化研究
下一篇:Wiki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