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循环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体系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体系 | 第17-18页 |
2 循环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综述 | 第18-26页 |
·产业组织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欠发达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系统科学及自组织理论 | 第24-26页 |
3 西部地区的产业组织模式及发展思考 | 第26-41页 |
·产业组织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26-30页 |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内涵 | 第26-27页 |
·产业组织的结构、功能与效率 | 第27-29页 |
·产业组织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29-30页 |
·西部地区产业组织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西部地区产业组织模式的发展和演化 | 第30-31页 |
·西部地区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亟需产业组织调整 | 第33-34页 |
·循环产业集群与西部地区跨越式和谐发展 | 第34-41页 |
·西部地区必须实现跨越式和谐发展 | 第35-36页 |
·产业集群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 第36-37页 |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37-38页 |
·循环产业集群是实现跨越式和谐发展的最佳产业组织模式 | 第38-41页 |
4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 | 第41-52页 |
·生态学背景下循环产业集群的产生 | 第41-44页 |
·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平衡 | 第41-42页 |
·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环境 | 第42-43页 |
·循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 第43-44页 |
·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与风险 | 第44-48页 |
·产业生态位与企业群落的形成 | 第44-45页 |
·自组织机制与产业集群的形成 | 第45-46页 |
·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风险 | 第46-48页 |
·循环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稳定性 | 第48-52页 |
·产业集群升级与构建集群创新网络 | 第48-49页 |
·产业集群升级与编织集群循环网络 | 第49-50页 |
·以“自组织”和“他组织”共同协调循环产业集群的稳定 | 第50-52页 |
5 循环产业集群在西部地区的整合与构建 | 第52-63页 |
·西部地区循环产业集群的已有基础和制约因素 | 第52-53页 |
·西部地区循环产业集群整合与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53-54页 |
·西部地区循环产业集群整合与构建的具体措施 | 第54-63页 |
·循环产业集群的生态位环境营造与构建 | 第55-56页 |
·循环产业集群的要素聚集与整合 | 第56-57页 |
·循环产业集群的政策扶持体系的完善 | 第57-59页 |
·循环产业集群的主体建设——产业集群化与生态化 | 第59-61页 |
·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调动集群自组织机制 | 第61-63页 |
6 案例分析 | 第63-65页 |
·贵州宏福磷化工循环经济群 | 第63-65页 |
结束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读研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