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饲料作物、牧草病虫害论文

苜蓿褐斑病流行预测及产量损失估计

摘要第1-7页
SUMMARY第7-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9页
 1 苜蓿褐斑病及其侵染规律概述第11-20页
   ·苜蓿褐斑病的发生、分布及其症状第11-13页
   ·苜蓿褐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形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第13-14页
   ·苜蓿褐斑病抗性筛选的研究第14-15页
   ·苜蓿褐斑病的遗传标记研究第15-16页
   ·苜蓿褐斑病发生流行规律的研究第16-17页
   ·苜蓿褐斑病的防治第17-20页
 2 病害流行预测及产量损失估计研究进展第20-28页
   ·植物病害流行学概述第20-24页
   ·病害流行预测预报研究第24-26页
   ·病害所至产量损失估计研究第26-28页
 3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标第28-29页
   ·立题依据第28页
   ·研究目标第28-29页
第二章 苜蓿褐斑病气象因子预测模型研究第29-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试验地概况第29页
   ·调查方法第29-30页
   ·病害流行预测模型的组建和检验第3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0-38页
   ·北京地区苜蓿褐斑病发生流行规律第30-31页
   ·北京地区苜蓿褐斑病流行回归预测模型第31-36页
   ·苜蓿褐斑病预测模型在不同地区预测准确度的检验第36-38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8-40页
   ·结论第38-39页
   ·讨论第39-40页
第三章 苜蓿褐斑病产量损失估计研究第40-4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试验地概况第40页
   ·供试材料第40-41页
   ·试验方法第41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41页
   ·数据处理第41-4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品种抗病性分析第42-43页
   ·各品种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相关性分析第43页
   ·各品种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回归分析及线性回归方程式的建立第43-44页
   ·不同抗性水平苜蓿品种褐斑病产量损失率预测方程式第44-46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6-48页
   ·结论第46-47页
   ·讨论第47-48页
第四章 结论第48-50页
 1 苜蓿褐斑病发病规律调查第48页
 2 苜蓿褐斑病流行预测第48-49页
 3 苜蓿褐斑病产量损失估计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个人简历第55-56页
导师简介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海血蜱高致病性绿僵菌菌株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
下一篇:东祁连山珠芽蓼内生细菌功能多样性研究及其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