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鸟类群落多样性及两种鸟的繁殖生态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中文文摘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绪论第11-21页
 一、鸟类群落生态学的发展第11-13页
  (一) 世界鸟类群落生态学的发展第11-12页
  (二) 我国鸟类群落生态学的发展第12-13页
 二、鸟类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现状第13-16页
  (一) 鸟类群落结构第13-15页
  (二) 生态位和集团第15页
  (三) 鸟类群落与生境的关系第15-16页
 三、鸟类群落生态学主要研究方法第16-18页
  (一) 采集标本第16页
  (二) 标图法第16-17页
  (三) 网捕法第17页
  (四) 路线法第17页
  (五) 样方法第17-18页
  (六) 综合法第18页
 四、武夷山地区鸟类研究概况第18-20页
  (一) 国外学者对武夷山地区鸟类标本的采集及相关研究第18-19页
  (二) 我国学者对武夷山鸟类的研究第19-20页
 五、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鸟类群落的研究目的第20-21页
第一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21-25页
   ·地理位置第21页
   ·地形地貌第21页
   ·气候第21页
   ·水文第21-22页
     ·水系和流域第21-22页
     ·年径流量第22页
     ·径流的年内分配第22页
   ·土壤第22页
   ·植被类型第22-23页
   ·武夷山风景区旅游发展现状第23-25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5-31页
   ·鸟类群落调查第25-27页
     ·调查样区的选取第25-26页
     ·调查时间第26页
     ·调查方法第26页
     ·环境参数的选取第26-27页
   ·鸟类繁殖生态调查第27-28页
     ·调查样区的选取第27页
     ·调查时间第27-28页
     ·调查方法第28页
     ·环境参数的选取第28页
   ·数据分析第28-31页
     ·群落结构第28-29页
     ·鸟类群落的物种数及其影响因子第29页
     ·各巢区白腰雨燕和烟腹毛脚燕种群数量及其影响因子第29-31页
第三章 结果第31-53页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鸟类群落组成特征第31-34页
     ·鸟类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第31-33页
     ·珍稀和保护鸟类第33页
     ·鸟类群落的数量特征第33-34页
   ·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分析第34-38页
     ·各生境鸟类群落物种组成第34-37页
     ·各生境鸟类群落多样性第37-38页
     ·各生境鸟类群落的相似性第38页
   ·鸟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第38-44页
     ·各季节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第38-40页
     ·各季节鸟类群落多样性第40-44页
   ·主要景点鸟类群落结构分析第44-46页
     ·各景点鸟类群落物种组成第44-45页
     ·各景点鸟类群落多样性第45页
     ·主要景点鸟类物种数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第45-46页
   ·白腰雨燕和烟腹毛脚燕的繁殖生态第46-53页
     ·白腰雨燕和烟腹毛脚燕的种群动态和巢区分布第46-48页
     ·白腰雨燕和烟腹毛脚燕的繁殖行为第48-50页
     ·白腰雨燕和烟腹毛脚燕种群数量与主要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第50-53页
第四章 讨论第53-61页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鸟类资源现状第53-54页
     ·区系特征第53页
     ·物种多样性第53-54页
   ·影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不同生境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原因第54-55页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鸟类群落的时间格局第55-58页
     ·影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鸟类群落季节动态的因素第55-56页
     ·影响各生境鸟类群落季节动态的因素第56-58页
   ·影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鸟类群落物种数的原因第58-59页
     ·树高多样性对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第58-59页
     ·人为干扰对群落鸟类多样性的影响第59页
   ·白腰雨燕和烟腹毛脚燕的混合营巢区特征第59-61页
     ·营巢区选择第60页
     ·两种鸟类的巢位分布第60页
     ·各巢区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60-61页
第五章 结论第61-63页
附录第63-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1-83页
致谢第83-85页
个人简历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酿酒酵母YS2-△adh2-△ald6突变株的构建及hxt1基因的过表达
下一篇:乳糖诱导大肠杆菌表达重组高分子量蛛丝蛋白高密度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