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7页 |
导言 | 第17-51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7-2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22-43页 |
(一) 犹太学者的研究 | 第22-39页 |
1、哲学视角下的迈蒙尼德寓意释经研究 | 第22-38页 |
2、文本诠释视角切入的研究 | 第38-39页 |
(二) 西方学者的研究 | 第39-41页 |
1、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技艺 | 第40页 |
2、和谐的迈蒙尼德释经 | 第40-41页 |
(三) 中国学者的研究 | 第41-43页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43-50页 |
四、不足之处 | 第50-51页 |
第一章 迈蒙尼德寓意释经的预定读者 | 第51-57页 |
第一节 预定读者:约瑟夫以及像他一样的人 | 第51-53页 |
第二节 非预定读者:传统信徒 | 第53-57页 |
第二章 迈蒙尼德寓意释经的被释对象 | 第57-71页 |
第一节 多义性词语 | 第57-63页 |
一、从逻辑角度进行的解释 | 第58-62页 |
(一) 多义词项的逻辑分类 | 第58-59页 |
(二) 诸多义词项与其各自的正当指谓域:YHVH或受造物 | 第59页 |
(三) 词项逻辑与圣典用词之间的矛盾以及迈蒙尼德的应对 | 第59-62页 |
二、从信仰的角度进行的解释 | 第62页 |
三、被专章解释了的多义性词语 | 第62-63页 |
第二节 比喻 | 第63-66页 |
一、喻义缺失的比喻 | 第64-65页 |
二、被释比喻的特征及主题 | 第65-66页 |
第三节 其他未被专章解释的词句 | 第66-71页 |
一、被释词语和比喻的文本来源 | 第66-68页 |
二、广采经句的理由 | 第68-69页 |
三、非常态的被释对象 | 第69-71页 |
第三章 迈蒙尼德寓意释经的前提 | 第71-86页 |
第一节 托拉用人的语言来说话 | 第71-74页 |
一、具体含义 | 第71-72页 |
二、传统渊源 | 第72-73页 |
三、哲学家们的采用理由 | 第73-74页 |
第二节 圣典经文有表义和隐义且其隐义是自然科学和神学 | 第74-86页 |
一、哲学知识是圣典经文的本有之义 | 第74-75页 |
二、哲学家们将哲学知识解释为经文隐义的理由 | 第75-76页 |
三、《迷途指津》里的自然科学和神学的知识 | 第76-82页 |
(一) 自然科学知识 | 第76-78页 |
(二) 神学知识 | 第78-82页 |
四、迈蒙尼德陈述这些知识所应对的问题 | 第82-86页 |
第四章 迈蒙尼德寓意释经的手段及过程 | 第86-117页 |
第一节 迈蒙尼德寓意释经的具体手段 | 第86-91页 |
一、寓意式引申 | 第87-89页 |
(一) 迈蒙尼德寓意式引申法实例 | 第87-88页 |
(二) 迈蒙尼德寓意式引申法的传统特征 | 第88-89页 |
(三) 迈蒙尼德寓意式引申法对传统引申法的创造性使用 | 第89页 |
二、以经释经 | 第89-91页 |
第二节 迈蒙尼德寓意释经的过程 | 第91-115页 |
一、对多义性词语的寓意解释 | 第91-101页 |
(一) 对多义词、派生词、模棱两可的词之寓意解释 | 第91-99页 |
1、寓意释词的实例展示 | 第91-96页 |
2、被释词语的最终释义 | 第96-99页 |
3、被释词语的释义走向 | 第99页 |
(二) 对"YHVH之名”的寓意解释 | 第99-101页 |
二、对主题比喻的寓意解释 | 第101-115页 |
(一) 对"YHVH创世”相关比喻的寓意解释 | 第101-109页 |
1、对“开头、地、水、火、天”等词的解释 | 第102-104页 |
2、对“亚当-夏娃的被造、与蛇的恩怨、毒液”这三个秘得拉什的解释 | 第104-106页 |
3、对与“诸天、天使”相关经句的解释 | 第106-107页 |
4、对以利泽拉比之创世言论的解释 | 第107-108页 |
5、对涉及“宇宙永恒与否”经句的解释 | 第108-109页 |
(二) 对先知和预言相关比喻的寓意解释 | 第109-111页 |
1、对与“先知”相关经句之解释 | 第109-110页 |
2、对与“预言”相关经句的解释 | 第110-111页 |
(三) 对以西结神车幻象相关比喻的寓意解释 | 第111-113页 |
(四) 对《约伯记》相关比喻的寓意解释 | 第113-115页 |
1、对神佑观的澄清 | 第113-114页 |
2、对《约伯记》的解释 | 第114-115页 |
第三节 释义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五章 迈蒙尼德寓意释经的文本诠释语境 | 第117-133页 |
第一节 伊斯兰教表义-隐义说及其对迈蒙尼德寓意释经的影响 | 第117-121页 |
一、伊斯兰教表义-隐义说 | 第117-120页 |
二、对迈蒙尼德寓意释经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第二节 迈蒙尼德寓意释经的犹太渊源 | 第121-133页 |
一、传统的犹太教释经 | 第121-124页 |
二、显义与隐义 | 第124-133页 |
(一) 卡拉派释经对拉比犹太教释经的冲击 | 第124-125页 |
(二) 拉比犹太教直释学派对传统秘得拉什式释经的冲击 | 第125-126页 |
(三) 迈蒙尼德寓意释经与卡拉派和直释学派释经的不同 | 第126-127页 |
(四) 显义说的局限性 | 第127页 |
(五) 隐义说对迈蒙尼德的影响 | 第127-133页 |
第六章 迈蒙尼德寓意释经的释经语境 | 第133-148页 |
第一节 圣典释义与人的相关性 | 第133-138页 |
一、由人做出的释义 | 第133-135页 |
二、为人做出的释义 | 第135-138页 |
第二节 迈蒙尼德释义的最终指向:破除偶像崇拜 | 第138-148页 |
一、迈蒙尼德对“偶像崇拜”的界定 | 第138-139页 |
二、托拉崇拜 | 第139-142页 |
三、星辰崇拜 | 第142-148页 |
结语 | 第148-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62-1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