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沙门菌各血清型基因组序列和致病性的比较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术语表第10-15页
1 文献综述第15-31页
   ·沙门菌的血清型分类和宿主性表现第15-16页
   ·沙门菌的临床表现和危害第16-17页
   ·基因组特性和进化第17-22页
     ·种外水平的分化第17-19页
     ·种内水平的分化第19-20页
     ·基因组的染色体重排第20-21页
     ·沙门菌的常用分型方法第21-22页
   ·影响宿主范围的分子机制第22-24页
     ·假基因第22-24页
     ·Typhi和Paratyphi A的重组第24页
   ·致病性的分子机制第24-29页
     ·毒力基因的筛选第24-25页
     ·致病岛第25-27页
     ·毒性质粒第27-28页
     ·菌毛第28页
     ·沙门菌在细胞内的表达谱第28-29页
   ·研究展望第29-31页
2 Paratyphi C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第31-52页
   ·引言第31页
   ·材料和方法第31-35页
     ·全基因组测序第31-32页
     ·基因组注释第32-33页
     ·序列比对第33页
     ·进化分析第33-34页
     ·软件获取地址第34页
     ·比较分析所用序列第34-35页
   ·结果和讨论第35-52页
     ·Paratyphi C基因组序列概况第35-42页
     ·伤寒沙门菌血清型的分化时间第42-43页
     ·SNP水平的趋同进化第43-44页
     ·假基因的趋同进化第44-52页
       ·鉴定假基因的标准第44-46页
       ·无用基因数目的估计第46-47页
       ·丢失的生物学功能第47-52页
3 毒性质粒的基因组比较第52-60页
   ·引言第52-53页
   ·材料和方法第53-54页
     ·质粒基因组测序和注释第53页
     ·接合转移测验第53页
     ·酶切图谱制作第53-54页
   ·结果和讨论第54-60页
     ·pSPCV的序列分析和比较第54-56页
     ·Dublin毒性质粒的分析第56-60页
       ·Dublin毒性质粒间的重组第56-58页
       ·Dublin毒性质粒和其他沙门菌毒性质粒的比较第58-60页
4 沙门菌和阿米巴的互作第60-67页
   ·引言第60页
   ·材料和方法第60-62页
     ·菌株和培养条件第60-61页
     ·阿米巴与胞内细菌生长曲线的测量第61页
     ·核小体DNA的电泳第61页
     ·TUNEL检测第61-62页
     ·膜外PS的检测第62页
   ·结果和讨论第62-67页
     ·沙门菌和阿米巴的生长曲线第62-63页
     ·沙门菌诱导的阿米巴死亡第63-67页
5 结论第67-71页
参考文献第71-81页
附录第81-89页
 附表1:在人伤寒血清型基因组中发现的假基因第81-89页
作者简历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henylobacterium zucineum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下一篇:黄瓜花叶病毒基因组表达与寄主microRNA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