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船用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0-12页 |
·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 第12-13页 |
·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 第13-18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主要工作 | 第18-21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8-19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第2章 用AVL BOOS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的理论研究 | 第21-34页 |
·柴油机缸内热力过程计算的基本假设 | 第21页 |
·工作介质的特性 | 第21-22页 |
·柴油机缸内热力过程计算的基本方程 | 第22-23页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2-23页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23页 |
·气体状态方程 | 第23页 |
·柴油机缸内热力过程数值计算的辅助方程 | 第23-26页 |
·气缸工作容积的计算 | 第23-24页 |
·传热计算公式 | 第24-26页 |
·燃烧放热规律 | 第26-29页 |
·Vibe燃烧放热模型 | 第26页 |
·Double Vibe燃烧放热模型 | 第26-27页 |
·Woschni/Anisi燃烧放热模型 | 第27页 |
·Hiroyasu燃烧放热模型 | 第27-28页 |
·AVL MCC燃烧放热模型 | 第28-29页 |
·二冲程柴油机进排气流量的计算 | 第29-31页 |
·流量方程 | 第29-30页 |
·气阀(口)的几何流通截面积 | 第30-31页 |
·流量系数 | 第31页 |
·柴油机性能参数的计算 | 第31-34页 |
第3章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校准 | 第34-43页 |
·AVL BOOST软件介绍 | 第34-3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5-41页 |
·实机模型 | 第35页 |
·建模的步骤 | 第35-36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模型参数的设置 | 第38-41页 |
·二冲程船用低速柴油机计算模型的验证 | 第41-43页 |
第4章 MAN B&W 5S50MC型柴油机工作过程模拟计算及优化 | 第43-96页 |
·压缩比的优化计算 | 第43-48页 |
·燃烧起始角和持续期的优化计算 | 第48-65页 |
·燃烧起始角的优化计算 | 第48-54页 |
·燃烧持续期的优化计算 | 第54-60页 |
·燃烧起始角和持续期的优选 | 第60-65页 |
·配气相位的优化计算 | 第65-88页 |
·排气提前角的优化计算 | 第65-71页 |
·排气迟闭角的优化计算 | 第71-76页 |
·进气相位的优化计算 | 第76-82页 |
·配气相位的正交试验 | 第82-88页 |
·排气系统的优化计算 | 第88-92页 |
·排气总管的优化计算 | 第88-90页 |
·排气支管的优化计算 | 第90-92页 |
·参数优化前后的结果对比 | 第92-96页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96-99页 |
·结论 | 第96-97页 |
·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