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其他道路运输工具论文--其他论文

基于双臂的车辆自动导向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导向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课题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第2章 基于双臂的车辆自动导向方案第16-26页
   ·双模式电动车路-系统设想第16-17页
     ·双模式电动车-路系统功能第16页
     ·系统可行性分析第16-17页
   ·模式电动车-路系统模型第17-21页
     ·简化概念模型的总体设计第17-18页
     ·导向臂的设计方案第18-19页
     ·车体姿态控制原理第19-21页
   ·电动三轮车概念模型第21-25页
     ·电动三轮车概念模型第21-22页
     ·电动三轮车的运动轨迹分析第22-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及控制策略第26-38页
   ·运动控制需求分析第26-27页
   ·导向电机的选型第27-33页
     ·常用电机的比较及选型第27-28页
     ·步进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28-30页
     ·步进电机的主要参数第30-31页
     ·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第31-33页
   ·角度测量元件的选型第33-35页
     ·角度测量元件的比较及选型第33-34页
     ·光电编码器原理第34-35页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35-37页
     ·系统方案框图第35-36页
     ·电机控制策略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38-47页
   ·TMS320LF2407概述第38-39页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第39-45页
     ·L297芯片简介第39-42页
     ·L298N芯片简介第42-43页
     ·L297和L298N联合控制电路第43-45页
   ·光电编码器与DSP的连接第45-46页
     ·光电编码器的输出信号第45页
     ·光电编码器与DSP接线图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47-58页
   ·软件功能及总体流程图第47-49页
     ·软件实现的功能第47-48页
     ·软件总体流程图第48-49页
   ·系统配置和I/O模块第49-50页
     ·系统的配置第49-50页
     ·I/O接口模块第50页
   ·QEP电路软件设计第50-55页
     ·正交编码脉冲计数第50-53页
     ·QEP电路初始化第53-54页
     ·QEP计数模块设计第54-55页
   ·PWM模块软件设计第55-57页
     ·全比较单元简介第55-56页
     ·脉宽调制电路PWM第56-57页
     ·PWM模块设计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6章 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第58-62页
   ·系统调试第58-60页
     ·DSP2407开发板功能测试第58页
     ·QEP计数调试第58-59页
     ·PWM模块输出调试第59-60页
     ·联合调试第60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车辆客室塞拉门运动仿真及安装工艺分析
下一篇:PEM燃料电池助动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