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新生代(界)论文--第四纪(系)论文

内流河流域全新世环境变化与碳循环--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22页
        1.1.1 全球碳循环及研究现状第14-17页
        1.1.2 石羊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现状第17-22页
    1.2 存在问题,研究目标与意义第22-25页
        1.2.1 存在问题第22-23页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5-33页
    2.1 石羊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第26-27页
    2.2 石羊河流域气候第27-28页
    2.3 石羊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第28-29页
    2.4 石羊河流域土壤与植被第29-31页
    2.5 猪野泽自然地理概况第31-33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33-54页
    3.1 沙坑井(SKJ)、九驼梁(JTL)剖面全新世孢粉记录第33-35页
        3.1.1 采样与岩性第33-34页
        3.1.2 孢粉浓缩物提取与鉴定第34-35页
    3.2 石羊河流域不同植被带现代表土花粉沉积特征第35-37页
        3.2.1 数据采集第35-36页
        3.2.2 数学分析方法第36-37页
    3.3 基于矿物成分分析的孢粉浓缩物提取方法改进第37-44页
        3.3.1 SKJ剖面全样与孢粉浓缩物矿物成分对比结果第39-40页
        3.3.2 JTL剖面全样与孢粉浓缩物矿物成分对比结果第40-42页
        3.3.3 孢粉提取方法中化学反应对矿物成分的影响第42-43页
        3.3.4 孢粉浓缩物提取方法改进探讨第43-44页
    3.4 黄羊河剖面(HYHa, HYHb)粒度数值分析与有机地化指标分析第44-48页
        3.4.1 采样与岩性第44-46页
        3.4.2 黄羊河剖面各项指标的测定第46-48页
    3.5 石羊河流域有机碳库计算第48-53页
        3.5.1 遥感影像数据第48-49页
        3.5.2 气象数据第49页
        3.5.3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与土壤微生物呼吸模型第49-50页
        3.5.4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第50-52页
        3.5.5 数据处理及计算第52-53页
    3.6 石羊河流域无机碳库测量第53-54页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千年尺度环境定量重建第54-120页
    4.1 石羊河流域千年尺度孢粉定量重建第54-94页
        4.1.1 石羊河流域全新世孢粉记录第54-62页
        4.1.2 猪野泽全新世湖泊沉积地层孢粉组合对比及其孢粉传播意义第62-66页
        4.1.3 石羊河流域现代花粉传播特征第66-78页
        4.1.4 石羊河流域全新世千年尺度植被带定量重建第78-86页
        4.1.5 湖泊云、冷杉花粉在东中亚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意义第86-94页
    4.2 石羊河流域千年尺度粒度与矿物重建第94-114页
        4.2.1 全新世湖泊沉积物矿物组合与古环境重建第94-102页
        4.2.2 石羊河流域全新世粒度数值分析与古环境重建第102-114页
    4.3 石羊河流域千年尺度同位素重建第114-120页
        4.3.1 碳酸盐δ~(18)O与有机质δ~(13)C第116-118页
        4.3.2 总有机碳(TOC)和盐酸盐百分含量(CC)第118-120页
第五章 石羊河流域全新世碳循环第120-141页
    5.1 石羊河流域全新世有机碳循环第121-130页
    5.2 石羊河流域全新世无机碳循环第130-135页
    5.3 全球内流河流域无机碳循环第135-141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41-145页
    6.1 主要结论第141-143页
    6.2 问题与展望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64页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64-166页
致谢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视数字特技的设计与制作--《校园管乐队》专题片的创作
下一篇:多重扰动下2(3HUS+S)并联仿生髋关节试验机动态性能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