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国外关于住房抵押贷款的理论与研究 | 第11-14页 |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相关特征研究(20 世纪70 年代以前) | 第11-12页 |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行为研究(20 世纪70—80 年代) | 第12-13页 |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集群的违约问题研究(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 第13-14页 |
·国内关于住房抵押贷款的理论与研究 | 第14-16页 |
·定性分析方面 | 第14-15页 |
·定量分析方面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要达到的深度 | 第16-17页 |
2.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现状 | 第17-26页 |
·基本概念介绍 | 第17-19页 |
·住房金融的概念 | 第17-18页 |
·个人住房贷款的概念及种类 | 第18-19页 |
·个人住房贷款的特点 | 第19-21页 |
·零售业务的通性 | 第19-20页 |
·自身业务的特殊性 | 第20-21页 |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及现状 | 第21-26页 |
·业务现状 | 第21-23页 |
·风险现状 | 第23-26页 |
3. 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 | 第26-37页 |
·中国的楼市存在泡沫 | 第26-27页 |
·利用房价收入比指标 | 第26-27页 |
·住房价格与房租价格的比较 | 第27页 |
·风险分析 | 第27-37页 |
·来自开发商的风险 | 第28-29页 |
·借款人的风险 | 第29-31页 |
·抵押物价值的风险 | 第31页 |
·银行自身的风险 | 第31-35页 |
·利率风险 | 第35页 |
·流动性风险 | 第35页 |
·通货膨胀风险 | 第35-37页 |
4. 国外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经验 | 第37-50页 |
·住房金融模式介绍 | 第37-40页 |
·德国为代表的合同储蓄模式 | 第37-38页 |
·新加坡为代表的公积金模式 | 第38-39页 |
·美国为代表的抵押贷款模式 | 第39-40页 |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经验 | 第40-48页 |
·审慎处理贷前调查 | 第40-44页 |
·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 | 第44-46页 |
·对抵押物价值的科学评估 | 第46页 |
·完善的保险担保机制、社会保障机制 | 第46-47页 |
·发达的抵押贷款二级市场 | 第47页 |
·大量计量风险评估模型的运用 | 第47-48页 |
·针对提前还款风险的管理 | 第48页 |
·其他国家和地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经验 | 第48-50页 |
5.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方法及对策 | 第50-62页 |
·主观判断法 | 第50-51页 |
·信贷记分法 | 第51-52页 |
·建立收入预测模型及违约点分析 | 第52页 |
·担保、保险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第52-53页 |
·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壮大与完善 | 第53-56页 |
·计量模型的引入 | 第56-57页 |
·提前还款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 第57-59页 |
·其他制度方面的完善 | 第59-62页 |
·征信体系的完善,数据资料的充实 | 第59页 |
·建立服务中介机构如一些评估机构的建立 | 第59-60页 |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 第60页 |
·加强金融监管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