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设施农业信息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国外状况 | 第13-15页 |
·国内状况 | 第15-18页 |
·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18-20页 |
·多传感器信息获取 | 第18-19页 |
·数据传输网络 | 第19页 |
·环境参数的调控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设施农业智能PAC 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第22-33页 |
·设施环境参数和生物信息数据采集 | 第22-26页 |
·环境参数数据采集 | 第22-25页 |
·生物信息数据采集 | 第25-26页 |
·数据的本地存储与网络化传输 | 第26-28页 |
·基于节点的数据安全备份 | 第26-27页 |
·现场无线局域网的构建 | 第27-28页 |
·远程网络监控的实现 | 第28页 |
·设施农业环境参数的调控 | 第28-30页 |
·温度控制 | 第28-29页 |
·湿度控制 | 第29-30页 |
·光照控制 | 第30页 |
·CO2 浓度控制 | 第30页 |
·设施农业信息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ARM 处理器的智能PAC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3-60页 |
·智能PAC 系统的硬件架构 | 第33页 |
·基于ARM 处理器的最小系统设计 | 第33-39页 |
·系统电源设计 | 第34-35页 |
·系统复位与时钟电路 | 第35-36页 |
·存储器接口电路 | 第36-37页 |
·JTAG 调试电路 | 第37-38页 |
·串行接口电路 | 第38-39页 |
·PAC 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39-48页 |
·温度传感器模块接口设计 | 第39-41页 |
·湿度传感器模块接口设计 | 第41-44页 |
·光强传感器模块设计 | 第44-46页 |
·CO2 浓度传感器模块设计 | 第46-47页 |
·生物信息数据采集 | 第47页 |
·数据采集模块A/D 接口 | 第47-48页 |
·基于CF 卡的数据备份及存储模块设计 | 第48-53页 |
·CF 卡的操作模式 | 第49页 |
·CF 卡控制寄存器 | 第49-50页 |
·CF 卡的操作流程 | 第50-52页 |
·CF 卡的硬件实现 | 第52-53页 |
·PAC 系统的网络传输模块设计 | 第53-58页 |
·基于ZIGBEE 的无线网络模块设计 | 第53-55页 |
·基于TCP/IP 的以太网络模块设计 | 第55-58页 |
·环境控制接口设计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基于 uClinux 的智能 PAC 系统软件开发 | 第60-77页 |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60-61页 |
·通用引导程序U-BOOT 的移植 | 第61-64页 |
·U-BOOT 简介 | 第61页 |
·U-BOOT 的启动模式 | 第61-62页 |
·U-BOOT 的启动过程 | 第62-63页 |
·U-BOOT 的移植 | 第63-64页 |
·嵌入式系统 uClinux 的移植 | 第64-70页 |
·uClinux 针对硬件的改动 | 第64-66页 |
·uClinux 的内核模块配置 | 第66页 |
·修改内核 | 第66-67页 |
·编译uClinux 内核 | 第67-69页 |
·配置生成uClinux 的文件系统 | 第69-70页 |
·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 | 第70-76页 |
·嵌入式Linux 设备驱动程序简介 | 第70-71页 |
·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模块驱动程序开发 | 第71-73页 |
·基于TCP/IP 的以太网监控模块驱动开发 | 第73-75页 |
·用户二次开发基础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智能PAC 系统的模拟调试及现场试验 | 第77-84页 |
·智能PAC 系统的模拟调试 | 第77-81页 |
·智能PAC 系统的现场实验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本文总结 | 第84-85页 |
·今后待研究的工作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