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对话教育理论探究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选题动机与缘由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10页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0-13页 |
四、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3-18页 |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国外对话教育理论溯源 | 第19-23页 |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对话教学本质探究 | 第19-21页 |
第二节 苏格拉底对话哲学的教育意蕴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人类文化学的探索 | 第23-29页 |
第一节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内涵 | 第24-27页 |
第二节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特征及教育意蕴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精神科学的视角 | 第29-34页 |
第一节 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的内涵 | 第29-31页 |
第二节 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的特征及教育意蕴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弗莱雷的对话理论—被压迫者的视角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弗莱雷对话理论的内涵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弗莱雷对话理论的特征及教育意蕴 | 第36-40页 |
第五章 对话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创新的启示 | 第40-49页 |
第一节 我国对话教育思想与实践分析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对话教育理论对我国基础性教育改革的启示 | 第41-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