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运输通道的演变及实证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33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2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3-18页 |
| ·货运通道概念 | 第18-20页 |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 ·研究进展分析 | 第21-26页 |
| ·存在问题分析 | 第26-27页 |
| ·本文研究目标和思路 | 第27-30页 |
| ·研究目标 | 第2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8页 |
| ·研究工作思路 | 第28-30页 |
| ·论文的结构 | 第30-33页 |
| 第2章 货运通道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分析 | 第33-61页 |
| ·货运通道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 第33-36页 |
| ·基本类型 | 第33-35页 |
| ·通道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 ·货运通道形成分析 | 第36-42页 |
| ·建设与发展要素 | 第36-37页 |
| ·货运通道形成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 ·货运吸引范围分析 | 第38-42页 |
| ·货运通道演化分析 | 第42-46页 |
| ·典型货运通道演化分析 | 第46-58页 |
| ·莱茵河运输通道 | 第46-53页 |
| ·京九运输通道 | 第53-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 第3章 货运通道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 第61-85页 |
| ·基本关系分析 | 第61-62页 |
| ·货运通道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分析 | 第62-69页 |
| ·货运通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62-65页 |
| ·社会经济对货运通道的影响 | 第65-69页 |
| ·广深通道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分析 | 第69-84页 |
| ·分析指标的选择 | 第70-72页 |
| ·运输弹性系数法 | 第72-78页 |
|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78-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4章 货运通道中方式竞争力模型研究 | 第85-111页 |
| ·不同运输方式竞争力的概念 | 第85-92页 |
| ·运输方式基本性能 | 第86-89页 |
| ·运输方式的竞争力 | 第89-92页 |
| ·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92-97页 |
| ·宏观影响因素 | 第93页 |
| ·微观影响因素 | 第93-97页 |
| ·货运通道方式分担模型研究 | 第97-101页 |
| ·模型的构建 | 第97-98页 |
| ·模型改进 | 第98-99页 |
| ·参数标定方法 | 第99-101页 |
| ·案例分析 | 第101-108页 |
| ·基本参数确定及估计 | 第101-104页 |
| ·结果的进一步分析与应用 | 第104-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11页 |
| 第5章 基于系统成本的货运通道规划方法研究 | 第111-145页 |
| ·内部成本C_1分析 | 第112-120页 |
| ·直接用户成本 | 第113-116页 |
| ·间接用户成本 | 第116-118页 |
| ·内部成本C_1计算 | 第118页 |
| ·对运输方式i选择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 ·外部成本C_E分析 | 第120-130页 |
| ·外部成本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 第120-126页 |
| ·几种运输方式外部成本的实证分析 | 第126-130页 |
| ·系统成本C_E分析 | 第130-132页 |
| ·对通道规划运量T_j的影响 | 第130-131页 |
| ·内、外部成本关系对其的影响 | 第131-132页 |
| ·算例分析 | 第132-135页 |
| ·用户成本计算 | 第132-133页 |
| ·系统成本计算 | 第133-135页 |
| ·基于成本分析的综合货运通道规划框架 | 第135-141页 |
| ·规划的原则 | 第135-136页 |
| ·规划的目标 | 第136-137页 |
| ·规划框架 | 第137-1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145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5-151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5-149页 |
|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49-150页 |
|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50-1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161页 |
| 作者简历 | 第161-16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