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能源结构发展现状 | 第8页 |
·不同的能量系统分析方法 | 第8-10页 |
·热经济学的形成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热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热经济学结构理论分析 | 第13-17页 |
·结构理论基础 | 第13页 |
·结构理论基本概念 | 第13-17页 |
·集成度 | 第13-14页 |
·燃料、产品的定义 | 第14-15页 |
·生产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15页 |
·特征方程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火用分析和热经济学分析理论 | 第17-29页 |
·火用分析理论 | 第17-20页 |
·数学描述的基本方程式 | 第17-18页 |
·参数火用的确定 | 第18页 |
·火用损失 | 第18-19页 |
·火用分析评价指标 | 第19-20页 |
·产品成本及设备成本估算方法 | 第20-23页 |
·产品成本的概念 | 第20页 |
·产品成本的构成 | 第20-21页 |
·设备成本估算方法 | 第21-22页 |
·非能量费用的折算 | 第22-23页 |
·热经济学分析 | 第23-29页 |
·能量的热经济学定价 | 第23-25页 |
·成本的计算推导 | 第25-27页 |
·单位火用成本的计算推导 | 第25-26页 |
·单位热经济学成本的计算推导 | 第26-27页 |
·热经济学分析评价指标 | 第27-29页 |
·火用成本和热经济学成本 | 第27页 |
·火用经济系数 | 第27-28页 |
·相对成本差 | 第28-29页 |
第四章 600MW 机组的火用分析与热经济学分析 | 第29-45页 |
·程序设计 | 第29-30页 |
·研究对象介绍 | 第30-32页 |
·热力系统图 | 第30-31页 |
·设计工况下主要基本参数 | 第31-32页 |
·热经济学建模 | 第32-35页 |
·物理结构图 | 第32页 |
·生产结构图 | 第32-33页 |
·成本方程的建立 | 第33-34页 |
·燃料、产品的定义 | 第34-35页 |
·系统火用分析 | 第35-37页 |
·系统热经济学分析 | 第37-45页 |
·系统火用成本分析 | 第37-39页 |
·分析火用成本的组成 | 第39-40页 |
·比火用损和比不可逆成本 | 第40-41页 |
·系统热经济学成本分析 | 第41-43页 |
·热经济学成本的组成 | 第43-44页 |
·相对成本差和火用经济系数 | 第44-45页 |
第五章 600MW 机组变工况的火用分析与热经济学分析 | 第45-53页 |
·变负荷工况的火用分析 | 第45-48页 |
·火用损率分析 | 第46-47页 |
·火用损系数分析 | 第47-48页 |
·变负荷工况的单位火用成本分析 | 第48-51页 |
·加热器的单位火用成本分析 | 第48-49页 |
·汽轮机级组的单位火用成本分析 | 第49-51页 |
·变负荷工况的单位热经济学成本分析 | 第51-53页 |
·变负荷工况的单位热经济学成本分析 | 第51-52页 |
·单位热经济学成本的影响因素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