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拱桥静力分析的组合单元方法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拱桥的研究现状第8-9页
     ·静力研究第8-9页
     ·动力研究第9页
   ·组合单元法的介绍第9-12页
     ·有限单元法简介第9-11页
     ·组合单元法的发展第11-12页
   ·曲梁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工作第13-16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16页
第二章 拱肋曲梁单元第16-33页
   ·引言第16页
   ·曲梁的几何关系第16-19页
     ·曲梁坐标系第16-17页
     ·曲梁几何方程推导第17-19页
   ·曲梁单元第19-27页
     ·平面曲梁单元第19-24页
     ·空间曲梁单元第24-27页
   ·空间曲梁单元的坐标转化矩阵第27-30页
   ·编程和数值算例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拱桥静力分析的组合单元法第33-55页
   ·引言第33页
   ·组合单元的构成第33-35页
   ·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第35-37页
   ·子单元的位移分析第37-48页
     ·拱肋子单元位移分析第37-39页
     ·风撑子单元位移分析第39-41页
     ·吊杆子单元位移分析第41-43页
     ·系杆子单元位移分析第43-44页
     ·横梁子单元位移分析第44-46页
     ·纵梁子单元位移分析第46-48页
   ·组合单元的弹性应变能和外荷载势能第48-53页
     ·拱肋子单元弹性应变能和外荷载势能第48-49页
     ·风撑子单元弹性应变能和外荷载势能第49-50页
     ·吊杆子单元弹性应变能和外荷载势能第50页
     ·系杆子单元弹性应变能和外荷载势能第50-51页
     ·横梁子单元弹性应变能和外荷载势能第51页
     ·纵梁子单元弹性应变能和外荷载势能第51-52页
     ·组合单元的弹性应变能和外荷载势能第52-53页
   ·组合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荷载列阵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吉安大桥静力分析第55-66页
   ·引言第55页
   ·工程概况第55-57页
   ·组合单元法静力分析第57-61页
     ·组合单元法静力分析过程第57页
     ·计算模型及单元划分第57-59页
     ·几何及材料参数第59-60页
     ·静力求解第60-61页
   ·ANSYS有限元分析第61-62页
   ·组合单元法与ANSYS有限元结果比较第62-65页
     ·跨中作用集中力第62-63页
     ·跨中偏载作用集中力第63页
     ·四分之一分跨点作用集中力第63页
     ·四分之一分跨点偏载作用集中力第63-64页
     ·四分之三分跨点作用集中力第64页
     ·四分之三偏载作用集中力第64-65页
     ·比较结论第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吉安大桥静载试验第66-78页
   ·静载试验第66-75页
     ·试验荷载及仪器设备第66-67页
     ·测点布置第67-69页
     ·加载工况第69-70页
     ·静载试验过程描述第70-74页
     ·静载试验结果与结论第74-75页
   ·组合单元法计算与比较第75-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第78-79页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埋隧道破碎带岩体注浆技术--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为例
下一篇:应变模态分析及参数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