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1.1 前言 | 第17-19页 |
1.2 蜘蛛毒素的制备方法 | 第19-21页 |
1.2.1 蜘蛛粗毒的制备 | 第19-20页 |
1.2.2 蜘蛛毒素分离纯化的方法 | 第20-21页 |
1.3 间斑寇蛛毒腺毒素生物活性和组学的研究 | 第21-25页 |
1.4 间斑寇蛛卵粒毒素生物活性和组学的研究 | 第25-28页 |
第二章 间斑寇蛛幼蛛总提取物的制备与理化性质分析 | 第28-55页 |
2.1 前言 | 第28-29页 |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9-31页 |
2.2.1 材料和试剂 | 第29-30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1-42页 |
2.3.1 间斑寇蛛幼蛛提取物的制备 | 第31页 |
2.3.2 幼蛛总提取物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2.3.3 凝胶电泳 | 第32-33页 |
2.3.4 小鼠和蜚蠊LD_(50)的测定 | 第33-34页 |
2.3.5 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实验 | 第34-35页 |
2.3.6 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影响 | 第35-39页 |
2.3.7 提取物对离子通道的影响 | 第39-42页 |
2.4 结果 | 第42-52页 |
2.4.1 幼蛛提取物蛋白质的组成和分布 | 第42-43页 |
2.4.2 幼蛛总提取物对动物的影响 | 第43-44页 |
2.4.3 幼蛛总提取物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4-46页 |
2.4.4 幼蛛总提取物对HeLa细胞caspase 3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2.4.5 幼蛛总提取物对HeLa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 第47-48页 |
2.4.6 幼蛛总提取物对HeLa细胞形态和细胞核的影响 | 第48-49页 |
2.4.7 幼蛛总提取物对离子通道的影响 | 第49-52页 |
2.5 讨论 | 第52-55页 |
第三章 间斑寇蛛幼蛛毒素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生物活性分析 | 第55-75页 |
3.1 前言 | 第55-56页 |
3.2 材料与仪器 | 第56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6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6-62页 |
3.3.1 幼蛛提取物的超滤管分级 | 第56-57页 |
3.3.2 提取物低分子量部分的生物活性分析 | 第57页 |
3.3.3 提取物高分子量部分的进一步分离与活性分析 | 第57-59页 |
3.3.4 PP23蛋白的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 第59-62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62-71页 |
3.4.1 提取物低分子量部分的生物活性分析 | 第62-64页 |
3.4.2 提取物高分子量部分的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分析 | 第64-66页 |
3.4.3 PP23蛋白的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分析 | 第66-71页 |
3.5 讨论 | 第71-75页 |
第四章 间斑寇蛛幼蛛与成蛛蛋白质组学比较 | 第75-86页 |
4.1 前言 | 第75-76页 |
4.2 材料和试剂 | 第76页 |
4.2.1 材料 | 第76页 |
4.2.2 试剂 | 第76页 |
4.3 方法 | 第76-80页 |
4.3.1 间斑寇蛛幼蛛和成年蜘蛛提取物的制备 | 第76-77页 |
4.3.2 SDS-PAGE与胶内酶解 | 第77-78页 |
4.3.3 CapLC-MS/MS分析 | 第78-79页 |
4.3.4 蛋白鉴定和数据分析 | 第79-80页 |
4.4 结果 | 第80-83页 |
4.4.1 幼蛛与成年蜘蛛SDS-PAGE比较 | 第80-81页 |
4.4.2 幼蛛与成年蜘蛛差异蛋白分析 | 第81-82页 |
4.4.3 幼蛛与成年蜘蛛相同蛋白分析 | 第82-83页 |
4.5 讨论 | 第83-86页 |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86-89页 |
5.1 主要研究结果 | 第86-88页 |
5.2 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4页 |
缩写表(中英文对照) | 第104-105页 |
附表 | 第105-128页 |
附表1 间斑寇蛛新生幼蛛提取物鉴定的特异性蛋白 | 第105-112页 |
附表2 间斑寇蛛成年蜘蛛提取物鉴定的特异性蛋白 | 第112-125页 |
附表3 间斑寇蛛幼蛛提取物与成年蜘蛛提取物鉴定的相同蛋白 | 第125-12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 第128-130页 |
致谢 | 第130-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