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重要性状QTL元分析及光合功能与耐湿性QTL定位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3页
第一章 概论第13-27页
   ·QTL定位的原理与方法第13-20页
     ·QTL定位群体第13-15页
     ·分子标记与遗传图谱第15-18页
     ·QTL定位的方法及其原理第18-20页
   ·QTL与环境的互作第20页
   ·QTL的时空表达性第20页
   ·QTL元分析第20-21页
   ·小麦QTL定位的研究进展第21-25页
     ·小麦光合功能的QTL定位第21-22页
     ·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第22-23页
     ·小麦品质性状的QTL定位第23-24页
     ·小麦穗发芽抗性和种子休眠性QTL定位第24页
     ·小麦抗病性QTL的定位第24-25页
     ·小麦抗逆性QTL定位第25页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小麦株高和赤霉病抗性QTL的元分析第27-43页
   ·前言第27-28页
   ·材料和方法第28-30页
     ·小麦株高和赤霉病抗性QTL的数据收集第28页
     ·小麦株高和赤霉病抗性QTL的映射第28-29页
     ·小麦株高和赤霉病抗性QTL的元分析第29-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2页
     ·图谱和QTL映射结果第30页
     ·小麦株高QTL的元分析第30-31页
     ·小麦赤霉病抗性QTL的元分析第31-32页
   ·讨论第32-43页
第三章 小麦穗发芽抗性和种子休眠性QTL的元分析第43-52页
   ·前言第43-44页
   ·材料和方法第44-45页
     ·小麦穗发芽抗性和种子休眠性QTL的数据收集第44-45页
     ·QTL的映射和元分析第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46页
     ·图谱和QTL映射结果第45页
     ·小麦穗发芽抗性QTL的元分析第45-46页
     ·小麦种子休眠性QTL的元分析第46页
   ·讨论第46-52页
第四章 小麦产量与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元分析第52-65页
   ·前言第52-53页
   ·材料和方法第53页
     ·小麦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QTL数据收集第53页
     ·QTL的映射和元分析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图谱和QTL映射第53-54页
     ·QTL的元分析第54-55页
   ·讨论第55-65页
第五章 小麦光合功能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第65-91页
   ·前言第65-66页
   ·材料与方法第66-67页
     ·材料第66页
     ·方法第66-67页
   ·结果与分析第67-71页
     ·性状的表型变异第67页
     ·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67-68页
     ·QTL定位及效应分析第68-71页
   ·讨论第71-91页
第六章 两个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耐湿性QTL定位第91-113页
   ·前言第91-92页
   ·材料与方法第92-98页
     ·试验材料第92页
     ·试验方法第92-98页
   ·结果与分析第98-104页
     ·图谱构建第98-100页
     ·双亲及重组自交系后代的表型分布第100-102页
     ·耐湿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102-103页
     ·QTL定位第103-104页
   ·讨论第104-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分胁迫和氮素形态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下一篇:柳枝稷种质资源评价、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