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 | 第9-16页 |
(一)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9-12页 |
(二)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现状及其成因 | 第12-16页 |
1. 启动主体方面 | 第12-13页 |
2. 启动事由方面 | 第13页 |
3. 启动时限方面 | 第13-14页 |
4. 申诉和申请再审不加区分 | 第14-16页 |
二、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指导思想 | 第16-19页 |
(一) 现行再审制度的指导思想 | 第16-18页 |
(二) 再审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 第18-19页 |
三、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重构 | 第19-34页 |
(一) 再审程序的立法模式 | 第19-21页 |
(二) 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 | 第21-26页 |
1. 废除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的权利 | 第22-23页 |
2. 保留但是限制检察院作为民事再审主体启动模式的权利 | 第23-25页 |
3. 完善并且强化当事人作为再审启动主体的权利 | 第25-26页 |
(三) 再审程序的启动事由 | 第26-29页 |
1. 关于再审中新证据的问题 | 第27-29页 |
2. 关于再审中管辖错误的问题 | 第29页 |
(四) 确立再审之诉 | 第29-34页 |
1. 关于再审案件的管辖法院 | 第30-32页 |
2. 关于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 | 第32-33页 |
3. 关于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 | 第33-34页 |
四、与再审程序的相关的其他问题 | 第34-42页 |
(一) 建立再审程序适用的准入制度 | 第34-36页 |
(二) 完善申诉复查程序 | 第36-39页 |
(三) 建立案外人权利救济制度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