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发展与趋势展望 | 第10-17页 |
(一)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发展 | 第10-13页 |
1. 我国传统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0-11页 |
2. 美国ADR 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1-13页 |
(二)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趋势展望 | 第13-17页 |
1.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社会功能和自身价值的提升 | 第13-14页 |
2.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 第14-15页 |
3.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的多元化 | 第15-16页 |
4.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法制化 | 第16-17页 |
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取向 | 第17-19页 |
(一) 从法哲学的角度分析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取向 | 第17-18页 |
(二) 从诉讼法学的角度分析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取向 | 第18-19页 |
三、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必要性与现状分析 | 第19-28页 |
(一) 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必要性 | 第19-25页 |
1. 诉讼的压力与固有的弊端 | 第19-22页 |
2. 社会主体的主观需求 | 第22-23页 |
3.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自身功能 | 第23-25页 |
(二) 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25-28页 |
1. 我国现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存在方式 | 第25-26页 |
2. 我国现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四、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的可能路径 | 第28-45页 |
(一) 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的指导思想 | 第28-34页 |
1. 当事人自治理念的确认 | 第29-30页 |
2. 效益理念的定位 | 第30-32页 |
3. 多元化理念的认知 | 第32-34页 |
(二) 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从宏观上的制度完善 | 第34-39页 |
1. 调解制度的完善 | 第34-38页 |
2. 仲裁制度的完善 | 第38-39页 |
(三) 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从微观上的制度完善 | 第39-45页 |
1. 劳动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 第40-41页 |
2. 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 第41-43页 |
3. 交通事故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