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柱式开采遗留煤柱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柱式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顶板矿压显现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浅埋煤层柱式采空区煤柱稳定性研究 | 第18-36页 |
2.1 韩家湾煤矿概况 | 第18-22页 |
2.1.1 矿井地质简介 | 第18-19页 |
2.1.2 韩家湾煤矿3301 工作面简述 | 第19-22页 |
2.2 3301工作面上覆采空区煤柱稳定性研究 | 第22-30页 |
2.2.1 煤柱塑性区宽度计算 | 第23-26页 |
2.2.2 基于突变理论的煤柱稳定性分析 | 第26-30页 |
2.3 3301工作面上覆采空区煤柱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30-34页 |
2.3.1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第30-31页 |
2.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2.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动压灾害发生机理的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 第36-56页 |
3.1柱式采空区下综采工作动压灾害相似模型实验 | 第36-47页 |
3.1.1 相似模型实验理论 | 第36-37页 |
3.1.2 相似模型实验的设计 | 第37-40页 |
3.1.3 相似模型实验过程及结果 | 第40-47页 |
3.2 柱式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动压灾害数值模拟研究 | 第47-55页 |
3.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3.2.2 数值模拟过程及结果 | 第49-5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综采工作面顶板动压灾害发生机理研究 | 第56-66页 |
4.1 工作面压力拱理论 | 第56-58页 |
4.2 3301工作面压力拱演化过程分析 | 第58-60页 |
4.3 3301工作面动压灾害力学分析 | 第60-64页 |
4.4 3301工作面动压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综采工作面动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 第66-76页 |
5.1 3301工作面动压灾害防治措施的提出 | 第66-68页 |
5.1.1 充填2306 开切眼未压实区防治措施 | 第66-67页 |
5.1.2 爆破集中煤柱防治措施 | 第67-68页 |
5.2 3301工作面动压灾害防治措施的论证 | 第68-70页 |
5.3 3301工作面动压灾害防治工程的实施 | 第70-72页 |
5.4 3301工作面动压灾害防治工程的效果评价 | 第72-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