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螺纹钢锚杆抗剪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28页 |
1.2.1 锚杆抗剪作用定义 | 第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1.3 存在问题 | 第28-2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2章 锚杆抗剪作用机理及力学行为分析 | 第31-41页 |
2.1 锚杆抗剪作用机理 | 第31-32页 |
2.2 节理岩体锚杆抗剪力学行为分析 | 第32-37页 |
2.2.1 节理面的剪切强度分析 | 第32页 |
2.2.2 节理面处锚杆的变形分析 | 第32-33页 |
2.2.3 基于横向变形的横向受力分析 | 第33-36页 |
2.2.4 锚杆失效模式的判定 | 第36-37页 |
2.3 节理面抗剪强度计算 | 第37-38页 |
2.4 预应力锚杆作用分析 | 第38-39页 |
2.5 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锚杆抗剪试验装置设计和材料测试 | 第41-55页 |
3.1 锚杆双剪切试验装置设计 | 第41-44页 |
3.1.1 试验模型设计 | 第42页 |
3.1.2 试验系统简介 | 第42-43页 |
3.1.3 试验试块制作 | 第43-44页 |
3.1.4 锚杆安装及预紧力施加 | 第44页 |
3.2 剪切试验方案设计 | 第44-47页 |
3.3 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 第47-50页 |
3.3.1 试块的制作 | 第47-48页 |
3.3.2 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 第48页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3.4 锚杆抗拉强度测试 | 第50-53页 |
3.4.1 试验设备及材料 | 第50-51页 |
3.4.2 试验过程 | 第51-52页 |
3.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3.5 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锚杆抗剪力学性能试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78页 |
4.1 剪切试验加载过程 | 第55-56页 |
4.2 剪切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63页 |
4.2.1 剪切受力变化分析 | 第56-60页 |
4.2.2 锚杆及混凝土破坏分析 | 第60-63页 |
4.3 不同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第63-75页 |
4.3.1 锚杆类型分析 | 第63-65页 |
4.3.2 预紧力分析 | 第65-69页 |
4.3.3 围岩强度分析 | 第69-71页 |
4.3.4 锚固方式分析 | 第71-72页 |
4.3.5 节理面粗糙度分析 | 第72-74页 |
4.3.6 钻孔直径分析 | 第74-75页 |
4.4 小结 | 第75-78页 |
第5章 锚杆抗剪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 第78-93页 |
5.1 数值模型建立与模拟方案制定 | 第78-81页 |
5.1.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78-79页 |
5.1.2 材料参数的选取 | 第79-80页 |
5.1.3 边界条件及预紧力的施加 | 第80-81页 |
5.1.4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及方案 | 第81页 |
5.2 预紧力分析 | 第81-85页 |
5.3 围岩强度分析 | 第85-88页 |
5.4 杆体直径分析 | 第88-89页 |
5.5 杆体强度分析 | 第89-91页 |
5.6 小结 | 第91-93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93-9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3-94页 |
6.2 创新点 | 第94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