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赋权理论视角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定位调整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24页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11-14页
        (一)选题缘由第11-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页
    二、研究综述第14-19页
        (一)国内外关于赋权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二)国内外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一)研究内容第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0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20-23页
        (一)赋权理论第20-21页
        (二)学生赋权第21页
        (三)教师角色第21-22页
        (四)角色定位第22-23页
    五、论文框架第23-24页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定位的现状第24-34页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与依据第24-26页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第24-25页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依据第25-26页
    第二节 学校领导访谈的结果第26-28页
    第三节 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第28-31页
    第四节 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第31-34页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34-44页
    第一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一、学校鼓励支持度不够第34-35页
        二、教师主观能动性不足第35-37页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定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7-44页
        一、教师观念与能力的影响第37-40页
        二、赋权自由与机制的缺失第40-44页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定位调整的策略与建议第44-69页
    第一节 赋权主体:教师第44-54页
        一、更新赋权观念第44-46页
        二、提升赋权素养第46-54页
    第二节 赋权对象:学生第54-60页
        一、寻求知识建构权第54-56页
        二、提升学习自主权第56-57页
        三、强化参与主体权第57-60页
    第三节 赋权支持:学校第60-69页
        一、转变评价机制第60-62页
        二、完善保障机制第62-66页
        三、建立激励机制第66-69页
结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录第73-78页
    学校领导访谈提纲第73-74页
    教师调查问卷第74-76页
    学生调查问卷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排列组合内容设置之变迁研究(1951-2004年)--以“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为例
下一篇:利用“小实验”促进初中生物理知识意义有效建构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