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健康利用协调度辨识研究--以东胜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4-16页
        1.3.1 相关概念第14页
        1.3.2 理论基础第14-16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数据来源第16-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1.4.3 技术路线第18页
        1.4.4 数据来源第18-19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9-22页
    2.1 研究区范围第19页
    2.2 自然环境条件第19-20页
    2.3 社会经济条件第20页
    2.4 土地利用现状第20-21页
    2.5 城镇化发展现状第21-22页
3 新型城镇化水平辨识第22-33页
    3.1 综合指数测算第22-25页
        3.1.1 指标体系构建第22页
        3.1.2 指标权重确定第22-24页
        3.1.3 综合指数与分级标准确定第24-25页
    3.2 子系统综合指数变化分析第25-29页
        3.2.1 东胜区子系统综合指数增长显著第25-26页
        3.2.2 镇区子系统综合指数走势平稳第26-29页
    3.3 综合指数时间变化分析第29-30页
    3.4 镇区综合指数时空变化分析第30-33页
        3.4.1 镇区新型城镇化水平逐步提升第30-31页
        3.4.2 镇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显著第31-33页
4 土地健康利用水平辨识第33-43页
    4.1 综合指数测算第33-36页
        4.1.1 指标体系构建第33页
        4.1.2 指标权重确定第33-34页
        4.1.3 综合指数与分级标准确定第34-36页
    4.2 子系统综合指数变化分析第36-39页
        4.2.1 各系统综合指数平稳上升第36-37页
        4.2.2 镇区各系统综合指数区域差异缩小第37-39页
    4.3 综合指数时间变化分析第39-40页
    4.4 镇区综合指数时空变化分析第40-43页
        4.4.1 镇区土地健康利用水平提升缓慢第40-41页
        4.4.2 镇区土地健康利用空间差异显著第41-43页
5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健康利用耦合协调度辨识第43-50页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与分级标准确定第43-44页
    5.2 耦合协调度变化分析第44-45页
    5.3 镇区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分析第45-47页
        5.3.1 镇区耦合协调度上升空间较大第45-46页
        5.3.2 镇区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增大第46-47页
    5.4 协调发展类型辨识第47-50页
        5.4.1 东胜区协调程度趋势乐观第49页
        5.4.2 镇区协调程度上升空间大第49-50页
6 提高协调度发展方略第50-55页
    6.1 土地健康利用滞后型-较低度协调类发展方略第50-52页
        6.1.1 合理规划各类用地第50-51页
        6.1.2 严格落实用地标准第51页
        6.1.3 精细管理各类用地第51-52页
    6.2 新型城镇化滞后型-较低度协调类发展方略第52-53页
        6.2.1 优化城镇功能布局第52页
        6.2.2 促进城镇智能生态第52-53页
        6.2.3 加强城镇管理制度第53页
    6.3 土地健康利用滞后型-中度协调类发展方略第53-55页
        6.3.1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第53-54页
        6.3.2 科学完善管理体制第54页
        6.3.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第54-5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7.1 结论第55-56页
    7.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高管激励、自由现金流与成本粘性关系的研究--来自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