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第18-25页 |
2.1 PPP模式概述 | 第18-21页 |
2.1.1 PPP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PPP的主要特征 | 第18-19页 |
2.1.3 PPP项目融资模式的具体形式 | 第19-21页 |
2.2 PPP项目融资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1页 |
2.2.2 融资权衡理论 | 第21页 |
2.2.3 优序融资理论 | 第21-22页 |
2.3 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 第22-25页 |
2.3.1 风险管理的理论及其发展历史 | 第22-23页 |
2.3.2 项目风险管理的步骤与方法 | 第23-25页 |
3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及其融资方案 | 第25-31页 |
3.1 项目概况 | 第25-27页 |
3.2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运作方式分析 | 第27-29页 |
3.2.1 项目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7-29页 |
3.2.2 项目PPP模式的实施路径分析 | 第29页 |
3.3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投融资方案 | 第29-31页 |
4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的融资风险识别 | 第31-38页 |
4.1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流程 | 第31-32页 |
4.2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融资风险源的调查分析 | 第32-33页 |
4.2.1 事前调查 | 第32页 |
4.2.2 融资风险源的分析确定 | 第32-33页 |
4.3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的融资风险识别 | 第33-38页 |
4.3.1 融资风险识别方法FTA | 第33-34页 |
4.3.2 FTA在项目融资风险识别中的运用 | 第34-38页 |
5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的融资风险评价 | 第38-47页 |
5.1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融资风险评价的方法 | 第38-39页 |
5.1.1 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方法的选用 | 第38页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介绍 | 第38-39页 |
5.2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项目融资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第39-46页 |
5.2.1 前期准备工作 | 第39-40页 |
5.2.2 融资风险的初步评价 | 第40-44页 |
5.2.3 融资风险的最终评价 | 第44-46页 |
5.3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融资风险的分析 | 第46-47页 |
6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的融资风险控制 | 第47-52页 |
6.1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融资风险的控制方法 | 第47-48页 |
6.2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重度融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 第48-49页 |
6.3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中度融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 第49-50页 |
6.4 某县科技博览中心PPP项目其它融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 第50-5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7.1 结论 | 第52-53页 |
7.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