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1.2.1 资本的定义和内涵 | 第14-15页 |
1.2.2 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 | 第15-17页 |
1.2.3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模式内涵 | 第17-18页 |
1.3 研究对象、内容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3 创新之处 | 第21页 |
1.5 资料来源 | 第21-22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 第22-29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6-29页 |
2.2.1 田园城市理论 | 第26页 |
2.2.2 增长极理论 | 第26-27页 |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27页 |
2.2.4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第27页 |
2.2.5 博弈理论 | 第27-29页 |
3 内蒙古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49页 |
3.1 内蒙古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情况 | 第29-32页 |
3.1.1 内蒙古特色小镇发展概况 | 第29-31页 |
3.1.2 内蒙古特色小镇建设基本特点 | 第31-32页 |
3.2 内蒙古特色小镇分类 | 第32-37页 |
3.2.1 现代农牧型小镇 | 第32-34页 |
3.2.2 加工制造型小镇 | 第34-35页 |
3.2.3 文化旅游型小镇 | 第35-36页 |
3.2.4 商贸物流型小镇 | 第36页 |
3.2.5 延边型小镇 | 第36-37页 |
3.2.6 生态宜居型小镇 | 第37页 |
3.3 内蒙古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3.3.1 主导产业不明确 | 第37-38页 |
3.3.2 产业发展水平低 | 第38页 |
3.3.3 产业发展缺乏企业支撑 | 第38页 |
3.3.4 特色资源挖掘程度低 | 第38页 |
3.4 内蒙古特色小镇建设投融资基本情况 | 第38-49页 |
3.4.1 资本需求分析 | 第39-44页 |
3.4.2 资本供给分析 | 第44-47页 |
3.4.3 资本支持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4 内蒙古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3页 |
4.1 外部影响因素 | 第49-50页 |
4.1.1 政策因素 | 第49页 |
4.1.2 资金制约因素 | 第49-50页 |
4.2 内部影响因素 | 第50-53页 |
4.2.1 区位条件 | 第50页 |
4.2.2 资源禀赋 | 第50-51页 |
4.2.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第51页 |
4.2.4 主导产业的竞争力 | 第51页 |
4.2.5 投融资环境 | 第51-53页 |
5 资本视角下内蒙古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第53-81页 |
5.1 特色小镇建设参与者的博弈分析 | 第53-62页 |
5.1.1 特色小镇建设博弈模型建立 | 第53-60页 |
5.1.2 博弈模型均衡分析 | 第60-62页 |
5.2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第62-67页 |
5.2.1 建设参与者策略组合 | 第62-65页 |
5.2.2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类型 | 第65-67页 |
5.3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原则 | 第67-68页 |
5.3.1 明确建设主体,权责分明 | 第67页 |
5.3.2 突出地域特色,产业立镇 | 第67页 |
5.3.3 把握阶段特征,循序渐进 | 第67-68页 |
5.4 内蒙古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 第68-81页 |
5.4.1 现代农牧型小镇产业发展模式 | 第68-72页 |
5.4.2 加工制造型小镇产业发展模式 | 第72-76页 |
5.4.3 旅游型小镇产业发展模式 | 第76-81页 |
6 资本视角下内蒙古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模式建议 | 第81-86页 |
6.1 加强政府的引导、建设和监督 | 第81-82页 |
6.1.1 发挥政策、规划的引导作用 | 第81页 |
6.1.2 加强产业设施、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第81-82页 |
6.1.3 建立监督机制 | 第82页 |
6.2 实现市场化运作 | 第82-84页 |
6.2.1 提供差异化的资金支持 | 第83页 |
6.2.2 重视长期效益和企业超额收益 | 第83-84页 |
6.3 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 第84-86页 |
6.3.1 明确建设主体 | 第84-85页 |
6.3.2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 第85页 |
6.3.3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当地居民就业 | 第85-86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86-88页 |
7.1 结论 | 第86-87页 |
7.2 讨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 第92-94页 |
附表一:内蒙古特色小镇建设基本情况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