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非认知能力对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4页
        1.2.2 政策意义第14页
        1.2.3 现实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目标第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页
    1.5 核心概念界定第15-16页
        1.5.1 农民工第15-16页
        1.5.2 非认知能力第16页
    1.6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7 技术路线图第17页
    1.8 论文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8-25页
    2.1 非认知能力的形成第18页
    2.2 非认知能力的测度第18-20页
    2.3 非认知能力对于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第20-22页
    2.4 非认知能力对于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分位数回归第22页
    2.5 非认知能力对农民工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第22-23页
    2.6 文献评述第23-25页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第25-36页
    3.1 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取第25-28页
        3.1.1 数据来源第25-27页
        3.1.2 变量的选取第27-28页
    3.2 样本基本描述第28-36页
        3.2.1 性别、文化程度以及职业分组下农民工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28-31页
        3.2.2 农民工非认知能力在各分组分位数差异第31-35页
        3.2.3 农民工非认知能力与小时工资对数的累积分布第35-36页
第四章 非认知能力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的理论模型第36-40页
    4.1 主要变量测量误差的校正第36-37页
    4.2 非认知能力内生性的处理第37-38页
    4.3 样本选择性偏差的处理第38页
    4.4 分位数回归模型第38-39页
    4.5 性别工资差距模型第39-40页
第五章 非认知能力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0-51页
    5.1 非认知能力对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第40-42页
    5.2 农民工非认知能力回报率的性别差别第42-45页
    5.3 农民工非认知能力回报率的文化程度差别第45-46页
    5.4 农民工非认知能力回报率的职业类别差别第46页
    5.5 农民工非认知能力对于工资收入影响的分位数回归第46-48页
    5.6 性别工资差距的非认知能力效应分解第48-51页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1-53页
    6.1 研究结论第51-52页
    6.2 政策建议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潜力测算--基于健康与劳动参与关系的Cutler方法
下一篇:TL市农村快递行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