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页 |
1.6 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26页 |
2.1 关于健康衡量的研究 | 第21-22页 |
2.1.1 自评健康 | 第21页 |
2.1.2 客观健康指标 | 第21-22页 |
2.2 关于健康与劳动参与的研究 | 第22-23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3 关于老年人劳动供给潜力的研究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测算思路 | 第26-34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3.1.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6页 |
3.1.2 健康投资需求函数理论 | 第26-27页 |
3.1.3 劳动-闲暇理论模型 | 第27-28页 |
3.2 测算思路 | 第28-33页 |
3.2.1 农村老年人样本年龄段的选择 | 第28-31页 |
3.2.2 测算假设与模型 | 第31-33页 |
3.3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 第34-47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2 变量说明 | 第34-37页 |
4.2.1 劳动参与 | 第34页 |
4.2.2 健康变量 | 第34-37页 |
4.3 交互分析 | 第37-45页 |
4.3.1 总体样本特征 | 第37-39页 |
4.3.2 不同性别变量特征 | 第39-41页 |
4.3.3 不同地区变量特征 | 第41-45页 |
4.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潜力测算——回归阶段 | 第47-57页 |
5.1 总体样本回归阶段 | 第47-50页 |
5.2 男性样本回归阶段 | 第50-51页 |
5.3 女性样本回归阶段 | 第51-52页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52-56页 |
5.4.1 地区差异分析 | 第52-54页 |
5.4.2 受教育程度差异分析 | 第54-56页 |
5.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潜力测算——模拟阶段 | 第57-64页 |
6.1 男性样本农业劳动供给潜力测算 | 第57页 |
6.2 女性样本农业劳动供给潜力测算 | 第57-58页 |
6.3 农业劳动供给特征分布 | 第58-61页 |
6.4 农业劳动供给潜力比较 | 第61-63页 |
6.4.1 受教育程度差异 | 第61-62页 |
6.4.2 地区差异 | 第62-63页 |
6.5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64-6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7.2 对策建议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