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复合电压下空气间隙击穿特性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1 单一电压类型下的空气间隙击穿特性 | 第10-11页 | 
| 1.2.2 复合电压放电研究 | 第11-13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交直流复合电压实验平台设计 | 第14-31页 | 
| 2.1 棒板电极结构设计 | 第14-18页 | 
| 2.1.1 棒板电极及支撑架的设计 | 第14-17页 | 
| 2.1.2 棒板电极的等效电路模型 | 第17-18页 | 
| 2.2 交直流串、并联复合电压实验电路比较 | 第18-24页 | 
| 2.2.1 交直流串、并联复合加压电路 | 第18-20页 | 
| 2.2.2 交直流复合加压电路仿真 | 第20-23页 | 
| 2.2.3 交直流复合加压电路初步实验 | 第23-24页 | 
| 2.2.4 交直流复合加压电路选择 | 第24页 | 
| 2.3 交直流并联复合加压实验平台搭建 | 第24-30页 | 
| 2.3.1 交直流复合加压实验设备及参数 | 第24-28页 | 
| 2.3.2 数据采集设备屏蔽罩的设计 | 第28-3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负极性直流与交流复合电压击穿特性研究 | 第31-40页 | 
| 3.1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 3.2 交直流复合电压升压方式 | 第32-33页 | 
| 3.3 交直流单一电压下的击穿电压 | 第33-34页 | 
| 3.4 不同交直流电压分量下的空气间隙击穿电压 | 第34-36页 | 
| 3.5 不同电极尺寸下的空气间隙击穿电压 | 第36页 | 
| 3.6 负极性直流与交流电压复合击穿机理分析 | 第36-37页 | 
| 3.7 正、负极性电压下电场仿真 | 第37-39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正直流与交流复合电压击穿特性研究 | 第40-52页 | 
| 4.1 板接负极性与棒接正极性电压下电场对比 | 第40-41页 | 
| 4.2 交直复合电压升压方式 | 第41-43页 | 
| 4.3 不同交直流电压分量下的空气间隙击穿电压 | 第43-47页 | 
| 4.4 不同电极尺寸下的空气间隙击穿电压 | 第47页 | 
| 4.5 正极性直流与交流电压复合击穿机理分析 | 第47-48页 | 
| 4.6 不同空间电荷密度影响下的电场仿真 | 第48-49页 | 
| 4.7 正负极性直流与交流电压复合击穿特性的对比 | 第49-50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 5.1 结论 | 第52-53页 |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