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工程材料一般性问题论文

材料局域结构的像差校正电镜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8-9页
第1章 引言第9-16页
    1.1 材料局域结构的研究意义与研究进展第9-10页
    1.2 材料局域结构的表征方法第10-12页
    1.3 材料表面与位错结构的研究意义与进展第12-14页
        1.3.1 材料表面结构的表征方法与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2 材料位错结构的表征方法与研究进展第13-14页
    1.4 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研究方法第16-31页
    2.1 像差校正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第16-24页
        2.1.1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第16-17页
        2.1.2 成像与像衬度第17-18页
        2.1.3 衍射花样与衍射条件第18页
        2.1.4 扫描透射成像模式(STEM)第18-20页
        2.1.5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图像与像差校正第20-22页
        2.1.6 像模拟简介第22-23页
        2.1.7 出射波重构简介第23页
        2.1.8 三维重构简介第23-24页
    2.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第24-26页
        2.2.1 Born-Oppenheimer近似第25页
        2.2.2 Hohenberg-Kohn定理第25页
        2.2.3 Kohn-Sham方程第25-26页
        2.2.4 Kohn-Sham方程的求解第26页
    2.3 微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局域结构调控第26-28页
        2.3.1 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第26-28页
        2.3.2 氧化物微米颗粒表面的修饰第28页
        2.3.3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28页
    2.4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第28-31页
        2.4.1 样品的切割第28-29页
        2.4.2 样品的减薄第29-31页
第3章 六方密排结构铑纳米颗粒的结构与形成机制第31-40页
    3.1 铑纳米颗粒表面的研究意义与现状第31页
    3.2 六方密排结构铑纳米颗粒表面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性能第31-35页
    3.3 六方密排结构铑纳米颗粒的形成机制探究第35-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二氧化铈{100}和{110}表面的原子结构与电子结构第40-49页
    4.1 二氧化铈表面的研究意义与现状第40-41页
    4.2 二氧化铈{100}表面的原子结构与电子结构第41-45页
    4.3 二氧化铈{110}表面的原子结构与电子结构第45-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金属有机框架包覆铂镍合金框架体系的三维重构第49-55页
    5.1 铂镍合金颗粒原位刻蚀生长镍基金属有机框架第49-50页
    5.2 像差校正高分辨透射电镜STEM模式下的三维重构研究第50-53页
    5.3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6章 金红石结构二氧化钛亚微米颗粒的表面工程第55-66页
    6.1 二氧化钛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55-58页
    6.2 还原性气体刻蚀法制备二氧化钛亚微米颗粒第58页
    6.3 经过修饰的二氧化钛亚微米颗粒表面的结构表征和元素分析第58-61页
    6.4 经过表面修饰的二氧化钛亚微米颗粒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1-64页
    6.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7章 纤锌矿氧化锌的位错核心构型第66-72页
    7.1 氧化锌位错结构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第66-68页
    7.2 氧化锌位错核心的非化学计量比构型第68-71页
    7.3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8章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5页
致谢第85-8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念分布的高端装备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