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5-35页 |
1.1 流感病毒概述 | 第15-22页 |
1.1.1 流感病毒简介 | 第15页 |
1.1.2 流感病毒的危害 | 第15-17页 |
1.1.3 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 第17-18页 |
1.1.4 病毒的复制周期 | 第18-22页 |
1.2 流感病毒抑制剂研究进展 | 第22-30页 |
1.3 中医对流感研究 | 第30-33页 |
1.3.1 流感病毒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 第31页 |
1.3.2 流感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 第31-32页 |
1.3.3 源自中药的化学单体抗流感病毒作用机制研究 | 第32-33页 |
1.4 臭灵丹的研究进展 | 第33-35页 |
1.4.1 臭灵丹化学成分研究 | 第33页 |
1.4.2 臭灵丹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1.4.3 臭灵丹的临床应用研究 | 第34-35页 |
第二章 臭灵丹黄酮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 第35-4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2.1.1 实验药材 | 第35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2.1.3 仪器设备 | 第3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2.2.1 臭灵丹总黄酮的制备 | 第35-38页 |
2.2.2 黄酮单体的分离 | 第38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8-42页 |
2.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总黄酮部位体内抗流感药效研究 | 第43-51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3.1.1 病毒株 | 第43页 |
3.1.2 药物及动物 | 第43页 |
3.1.3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3.1.4 仪器设备 | 第43-4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3.2.1 病毒的培养和滴度测定 | 第44页 |
3.2.2 小鼠分组及病毒性肺炎模型的建立与给药 | 第44页 |
3.2.3 小鼠体内药效指标的测定 | 第44-46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6-50页 |
3.3.1 臭灵丹总黄酮体内对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体重变化影响 | 第46页 |
3.3.2 臭灵丹总黄酮对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保护作用 | 第46-47页 |
3.3.3 臭灵丹总黄酮体内对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变化影响 | 第47-48页 |
3.3.4 小鼠肺组织病毒滴度的检测 | 第48页 |
3.3.5 小鼠体内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的炎症反应的药效评价 | 第48-49页 |
3.3.6 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 | 第49-50页 |
3.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臭灵丹黄酮化合物体外抗流感药效及药理机制 | 第51-74页 |
4.1 黄酮化合物体外抗流感药效研究 | 第51-55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4.1.2 方法 | 第52-53页 |
4.1.3 实验结果 | 第53-54页 |
4.1.4 小结 | 第54-55页 |
4.2 黄酮化合物体外调节流感介导炎症药效研究 | 第55-70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56-61页 |
4.2.3 实验结果 | 第61-70页 |
4.2.4 小结 | 第70页 |
4.3 臭灵丹黄酮类化合物抗流感研究的讨论 | 第70-74页 |
第五章 臭灵丹倍半萜类化合物联合化学抗病毒药物用药分析 | 第74-82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74-75页 |
5.1.1 细胞株与毒株 | 第74-75页 |
5.1.2 药物 | 第75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75-77页 |
5.2.1 实验操作 | 第75-76页 |
5.2.2 数据分析 | 第76-77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77-81页 |
5.4 小结 | 第81-82页 |
结语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8页 |
附录 | 第98-10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附件 | 第102-103页 |
详细摘要 | 第103-113页 |